游芙蓉山八首(其三)

春风吹众树,春唤如鸣梭。

平烟带远村,时闻樵者歌。

田父有真乐,东皋牧群鹅。

烟暖众草合,艳绿如流波。

搔首负白日,欢然得婆娑。

事立或福的,识深乃愁多。

西家酒正熟,况此天气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在芙蓉山的美丽景象与宁静生活,充满了生机与和谐。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人的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句“春风吹众树,春唤如鸣梭”,以春风轻拂树木,仿佛春的呼唤如同织梭般轻盈,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到来的景象,给人以清新愉悦之感。

接着,“平烟带远村,时闻樵者歌”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远处的村庄被淡淡的炊烟所笼罩,偶尔传来樵夫悠扬的歌声,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与诗意。

“田父有真乐,东皋牧群鹅”则转向对农人生活的描写,田园牧歌式的场景跃然纸上,表现了农民在田间劳作时的简单快乐。

“烟暖众草合,艳绿如流波”一句,将温暖的烟雾与茂盛的草地相融合,用“流波”比喻,形象地展现了绿意盎然的景象,色彩丰富而生动。

“搔首负白日,欢然得婆娑”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喜悦之情,仿佛在享受着时光的流逝,身心愉悦。

最后,“事立或福的,识深乃愁多”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即事物往往在表面看似简单,但深入理解后却可能引发复杂的情感反应。

“西家酒正熟,况此天气和”则以邻居家酒香四溢,以及宜人的天气作为结尾,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生活氛围,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与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55)

何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芙蓉山八首(其四)

侧足上翠微,石磴八九折。

开尽满厓花,坐来群香歇。

游目尽远空,乱数碧簪列。

草木颇葱茏,云兴复霞蔚。

不知十日雨,还长几枝蕨。

山中无事业,特用慰采撷。

盈筐归路遥,忽见满山月。

形式: 古风

游芙蓉山八首(其五)

绿峰在头上,落月在脚下。

点点烟鬟开,春晴真无价。

红泉响哀玉,苍石饮渴马。

林穷兰雪香,厓古萝衣挂。

属闻绝壑底,松声更清洒。

世远事难即,趣深月弥暇。

谁知须臾间,白云已无罅。

都失眼中奇,茫然独悲咤。

形式: 古风

游芙蓉山八首(其六)

花开风自柔,谷深日无晖。

高萝鸟声转,葱翠摇阴霏。

孤娱有穷深,境异心不移。

东峰虎长啸,西涧獐争啼。

运往人理尽,物新古道违。

欣然抱奇怀,白云遥相知。

日夕意犹缅,信有忘归时。

形式: 古风

游芙蓉山八首(其七)

日日碧山去,香草生还蹋。

幽禽识履声,间鸣故相狎。

意行不知远,清啸得虚答。

石上绿云生,岩下紫烟合。

莫负今日晴,聊折山花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