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次乐乡县

浮生同逆旅,扰扰几时休。

雁影三湘梦,猿声五岭愁。

异乡那见月,别路忽惊秋。

明发云山路,征车岂暂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独与忧愁。首联“浮生同逆旅,扰扰几时休”以“浮生”二字开篇,点明了人生的短暂和漂泊不定,如同旅人行走在逆境之中,不知何时才能结束这无尽的奔波。接着,“扰扰几时休”则表达了对人生烦恼与困顿的深切感慨,似乎在问世间纷扰何时能得解脱。

颔联“雁影三湘梦,猿声五岭愁”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雁影和猿声这两个意象,分别代表了远方的思念和内心的哀愁。雁影在梦中出现,暗示着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而五岭之上的猿声,则是自然界的悲鸣,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

颈联“异乡那见月,别路忽惊秋”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身处异乡,即使在夜晚抬头望见明月,也无法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与亲切。同时,季节的更迭也让人感到时光的匆匆流逝,离别的道路在秋天突然显得更加凄凉。

尾联“明发云山路,征车岂暂留”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旅途的不舍。清晨醒来,面对的是未知的云山之路,征途遥远,似乎没有停留的可能。这一句既是对现实处境的写照,也是对人生旅程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动人。

收录诗词(44)

郭廑(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高盖定光庵

不过兹庵久,行经自豁然。

江涵空外屿,月映坐来禅。

开凿非无地,经营别有天。

定光光不灭,长照一峰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竹庵

高士何年赋考槃,半庵脩竹带飞湍。

窗迎嶰谷三春霁,幔捲湘潭五月寒。

鹤立静依青翡翠,凤吟曾上碧琅玕。

好期澹月凉云夕,曲尽瑶琴白雪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秋江别意

抚剑歌残气未降,分携相与倒银缸。

云山送目人千里,物候惊心雁一双。

残日清吟投剑浦,凉风倚醉过吴江。

到家剩得山阴兴,月满孤篷雪满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题南台周老商山水

中峰佳气碧氤氲,清制萝衣慕隐君。

一曲鉴湖堪醉月,半空盘谷可栖云。

悬崖古木霜前落,远屿馀霞鸟外分。

我欲相从赋归去,西山鸾鹤日为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