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路家巷口新居的环境与生活场景,充满了田园诗意与和谐之美。
首句“路家巷口是何渠”,以疑问的语气引出对新居所在位置的描述,暗示此处既非纯粹的城市,也非完全的乡村,而是城市与自然融合的独特空间。接着,“半似城中半野居”进一步点明这种独特的居住环境,既有城市的便利,又保留了自然的宁静与野趣。
“已退白仙常按曲,未归陆俊谩传书”两句运用典故,通过“白仙”和“陆俊”的形象,象征着新居主人的生活情趣与文化修养。白仙可能指的是隐逸之士,按曲则暗示着音乐与艺术的享受;陆俊则可能指代文人雅士,传书则体现了知识与文化的交流。这两句描绘了新居主人在闲暇之余,既能欣赏自然美景,又能享受文化生活的惬意。
“雪消墙外逢挑菜,日暖门前见捕鱼”则是对新居周围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雪消之后,人们在墙外采摘蔬菜,日暖之时,门前可见渔民捕鱼的情景。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四季更迭中的自然之美,也体现了新居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最后,“更有花閒行处乐,旧时歌舞愿随车”表达了新居主人在花间漫步的乐趣,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旧时歌舞愿随车”可能暗含着对过去快乐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预示着新居将带来新的欢乐与回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新居环境与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的和谐自然、高雅生活与深厚文化底蕴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