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临终诗四首(其一)》由金代诗人董文甫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悟。
首句“无情丧主没钱僧”,以“无情”形容丧主,暗示了人生的冷漠与残酷;“没钱僧”则揭示了社会阶层的不平等,即使在丧葬之事上,贫富差距也显而易见。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在生死面前,人性的冷酷和物质的现实交织的画面。
次句“送上城南无事人”,“送上城南”意味着逝者被送往墓地或火化场,完成生命的最后一程;“无事人”则可能指逝者生前的生活平淡,或是对逝者而言,死亡是解脱,是结束一切纷扰的“无事”。这一句通过地点的转移,表达了生命从繁华到归于平静的过程。
后两句“捡尽传灯无尽录,更无公案遮番新”,“捡尽传灯”可能象征着对佛法的追求和传承,寓意着在生命的尽头,人们可能会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无尽录”则强调了佛法的博大精深,似乎在说无论有多少经典和教义,都无法完全解答生命中的所有疑问。“更无公案遮番新”则表达了对未知和未解之谜的无奈,暗示了生命中总有些问题无法得到圆满的答案,即便是到了生命的终点,也无法摆脱这些问题的困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临终情景的描绘,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复杂,以及在面对生死时的无力感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它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生命的意义、死亡的必然性和人类精神追求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