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诗二十首(其十一)

汴京纳土说钱王,陌上看花兴未忘。

留得家风忠孝在,相公裁表进姚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所作的《牡丹诗二十首》中的第十一首,主要描绘了北宋时期汴京(今河南开封)的一幕场景。诗中通过“汴京纳土说钱王”一句,暗示了历史上的靖康之变,北宋灭亡,金人进贡“钱王”,暗指金银财宝。然而,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中的主人公仍然不忘“陌上看花”的闲适与雅兴,显示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后两句“留得家风忠孝在,相公裁表进姚黄”则转向了个人品德的赞美。"忠孝"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中的重要价值观,而“相公裁表进姚黄”可能是指主人公虽然身处动荡,但仍保持高尚情操,以忠孝之心挑选名贵的姚黄牡丹献给尊者,象征着他对传统美德的坚守和对文化的尊重。

整体来看,这首诗在历史与个人情感之间巧妙穿插,既展现了时代的沧桑,又凸显了个体的人格魅力,具有一定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牡丹诗二十首(其十二)

漫买胭脂乱抹涂,吴公精鉴世间无。

花阴一线猫儿眼,妙绝谁知午景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牡丹诗二十首(其十三)

锦绣天街盆景新,十分红闹帝京尘。

人间富贵终嫌骤,便作堂花不耐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牡丹诗二十首(其十四)

看到奇花眼欲迷,不须惊走笑山妻。

天津桥上闻鹃客,忍断残香付马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牡丹诗二十首(其十五)

五云捧出缕金黄,欲遣陈州胜洛阳。

自辟花中新世界,可怜人枉说妖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