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龙图李谏议

虎符兼绾铁林兵,安辑南方十二城。

昏晓星文通翼轸,阴晴云气接巫衡。

江飘画角蛟龙思,风猎干旟鸟隼鸣。

谁伴使君红烛宴,漆堂深夜促银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寄龙图李谏议》由宋代诗人胡宿所作,描绘了一位身负重任的官员在南方十二城间巡视的情景。诗中以“虎符兼绾铁林兵”开篇,形象地展现了这位官员手持虎符,统领着精锐之师,肩负着维护南方安定的重任。接下来的“安辑南方十二城”,则点明了其巡视的范围与目的。

“昏晓星文通翼轸,阴晴云气接巫衡”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变换,象征着政治局势的复杂多变,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员治政能力的赞誉。星文与云气的描述,既富有诗意,又寓意深远,暗示了官员能够洞察时局,应对各种挑战。

“江飘画角蛟龙思,风猎干旟鸟隼鸣”则进一步渲染了巡视过程中的壮丽景象。江面上飘荡的画角声,仿佛蛟龙在水中游弋;微风吹拂,猎猎干旟(古代官吏出行时的旗帜)与鸟隼的鸣叫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巡视者的威严与气势。

最后,“谁伴使君红烛宴,漆堂深夜促银筝”两句,通过宴会场景的描写,表现了官员在巡视之余,与下属或同僚共聚一堂,享受轻松愉悦的时刻。红烛宴席,漆堂深夜,银筝轻弹,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体现了官员不仅有治国理政的雄才大略,也有与人相处的细腻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巡视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官员的英勇、智慧与人文关怀,是一首兼具豪迈与温情的佳作。

收录诗词(420)

胡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 字:武平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相关古诗词

送林学士赴明州

绿绨膺检出神州,又保东吴最上游。

腰下金符分半虎,手中庖刃欠全牛。

金尊酌月吴歈席,锦缆牵风越鄂舟。

正是金华隆旧业,群仙相望在瀛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施屯田守姑熟

台城南畔拥油韬,四十名郎此梦刀。

文陛入辞交戟密,太微回望积星高。

醉罗定费斋中酎,吟管应催石上毫。

莫恋江东佳丽地,归来开院接金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寄江淮太守表臣职方

画省高才滞两轓,秋来依旧对淮山。

一函星斗龙渊在,万里风云骥足閒。

赋咏且裁红烛下,卷怀聊寄绿樽间。

次公治行闻当牖,二节如今即召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宗兄郎中守三衢

新旧鞶囊两兽头,东南乡郡得龙丘。

朱丹侯毂聊行县,紫翠家山更满楼。

高第郎官犹应宿,中材裨将辄封侯。

浩然能养浮云志,风月樽前且献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