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情来不自理,明月生南楼。
坐感昔时乐,翻成此夜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拟玉台体七首(其五)夜夜曲》中的第五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情感的起伏变化。"情来不自理"描绘了情感的自然流露,不受理智控制,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波动。"明月生南楼"则借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清冷的氛围,暗示着诗人此刻的心境。
"坐感昔时乐"回忆起过去的欢乐时光,与眼前的愁绪形成对比,更突显了今夕的哀愁。"翻成此夜愁"直接点题,将昔日的快乐转化为今夜的忧虑,表达了诗人由回忆带来的深深忧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明月和回忆,展现了诗人从欢愉到愁苦的情感转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深沉内敛风格。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含情独不语,落日窗中时。
妾意与君意,相思只自知。
四月时鱼逴浪花,渔舟出没浪为家。
甘肥不入罟师口,一把铜钱趁桨牙。
欲社先知雨,将归未见花。
那能长作客,夜夜梦还家。
春风任恶花自笑,白浪不愁头已白。
戢戢大船江浦边,昆崙五两谁非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