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逯昶的《月堂室中闲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首句“清心投静室”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净与对静谧环境的向往,他将自己的心灵投入寂静的禅堂之中。接下来,“童子启云关”暗示了环境的幽深,连童子开启的门扉也仿佛是通往仙境的云门。
“秋色老著树”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落叶满枝,树木似乎被岁月深深染上了秋意。而“夕阳明在山”则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的宁静,夕阳余晖洒在山峦之上,增添了画面的温暖和静谧。
“高崖泉落响”通过泉水从高崖跌落的声音,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动态美,与前文的静寂形成对比,增添了听觉的享受。最后一句“扰扰红尘里,无如僧最闲”,诗人将尘世的纷扰与僧人的悠闲生活相对照,表达了对超脱尘世、心灵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写景抒怀,寓情于景,展现出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红尘喧嚣的淡然态度,体现了明代士人追求内心平静与超脱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