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堂室中闲题

清心投静室,童子启云关。

秋色老著树,夕阳明在山。

高崖泉落响,远汉鸟飞还。

扰扰红尘里,无如僧最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逯昶的《月堂室中闲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首句“清心投静室”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净与对静谧环境的向往,他将自己的心灵投入寂静的禅堂之中。接下来,“童子启云关”暗示了环境的幽深,连童子开启的门扉也仿佛是通往仙境的云门。

“秋色老著树”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落叶满枝,树木似乎被岁月深深染上了秋意。而“夕阳明在山”则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的宁静,夕阳余晖洒在山峦之上,增添了画面的温暖和静谧。

“高崖泉落响”通过泉水从高崖跌落的声音,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动态美,与前文的静寂形成对比,增添了听觉的享受。最后一句“扰扰红尘里,无如僧最闲”,诗人将尘世的纷扰与僧人的悠闲生活相对照,表达了对超脱尘世、心灵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写景抒怀,寓情于景,展现出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红尘喧嚣的淡然态度,体现了明代士人追求内心平静与超脱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21)

逯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简泽雨田

花时曾惜别,菊候又相逢。

落日深山道,清风古寺钟。

往来非定迹,彼此是衰容。

何日随师去,栖禅共竹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题淘金驿丞谢子良清隐书房

驿官近日逢迎少,清隐何妨结草堂。

门对好山苍雾湿,窗连脩竹翠云凉。

侍童解诵《闲居赋》,过客求书《急就章》。

愧我驱驰尘满面,濯缨为尔咏沧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行路难

行路何难?尘沙如霰。尘以涅衣,沙以垢面。

行路何难?路行多阻。水渡无梁,山行有虎。

我欲行路,路苦难行。虽有尘沙,尚全吾生。

水虽无梁,不渡由我。我遭猛虎,曷为而可?

形式: 乐府曲辞

拟古

乘此日少霁,辞君将远游。

所游虽云远,前途契深求。

鸟归认旧林,狐死怀故丘。

微物尚有知,吾心安所尤。

清时不屡得,欲往步难北。

回首仰日光,复被浮云隔。

鬓发变秋霜,衣带减畴昔。

此意难重陈,重陈复何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