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湖山春晓图

湖船著水平无舵,篷上使篙篷下坐。

山光四面锦屏开,桥影中天綵虹卧。

轻鸦拂树还千点,老鹤叫空时一个。

宴客遥将绮席随,游人不惜青鞋破。

江南风物今馀几,看画题诗两无那。

却忘湖山画不如,他年自买扁舟过。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湖山春晓图景。首句“湖船著水平无舵”,以“无舵”形象地表现了湖面的平静,仿佛船只在平滑如镜的水面上轻轻漂浮,没有一丝波澜。接着,“篷上使篙篷下坐”,描绘了船上的生活场景,船夫在篷上操篙,而乘客则在篷下享受着旅途的宁静与舒适。

“山光四面锦屏开,桥影中天綵虹卧”,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四周的山峦比作展开的锦绣屏风,而横跨水面的桥梁则如同天边的彩虹,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增添了画面的色彩感。接下来,“轻鸦拂树还千点,老鹤叫空时一个”,通过轻鸦与老鹤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美,同时通过“千点”与“一个”的对比,体现了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和和谐共存。

“宴客遥将绮席随,游人不惜青鞋破”,描绘了人们在湖边宴饮的情景,即使为了享受美景而不惜磨损鞋子,也可见其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最后,“江南风物今馀几,看画题诗两无那”,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感慨,既有对眼前景象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易逝、美景难留的无奈之情。“却忘湖山画不如,他年自买扁舟过”,则是诗人对未来再次亲临此景的期待与决心,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热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湖山春晓的美丽景色,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感悟和情感表达,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聚禽图

西塘日落秋波绿,两两鸳鸯水中浴。

野凫沙雁忽西东,落翠栖红乱人目。

鸣鸠爱雨兮鹊爱晴,宿者自宿行自行。

惟有白鸥忘世事,朝来暮去两无情。

形式: 古风

题杨妃出游图

沈香亭上春日里,海棠睡足风吹起。

玉骢驮醉出华清,头上绿云娇不理。

内人宣索已多时,金銮供奉来何迟。

有谁并辔复顾笑,不是秦姨定虢姨。

阶头奚官执鞚走,问渠合似安郎否。

不然那得近前行,祗许笼禽随吃狗。

君不见马嵬坡下蛾眉愁,可怜白骨埋荒丘。

柳丝难绾芳魂住,应从君王万里游。

形式: 古风

送金太守致仕

北风萧萧起平陆,远客还思旧乡曲。

青袍白马送君归,楚水吴山为谁绿。

当年献策来京华,飘飘意气凌云霞。

晓日长趋九华殿,春风烂醉五侯家。

双旌照人日杲杲,承恩独出长安道。

西江稚子解弦歌,南国骚人怨芳草。

退身不待衰病年,悬珂结驷空留连。

三山松柏宛然在,五陵桃花亦可怜。

山中寥寥何所有,莼菜羹兼菊花酒。

相如膝上七弦琴,元亮宅边五株柳。

清时令子居黄门,门前冠盖如云屯。

功名去住总适意,此乐悠悠安可论。

形式: 古风

歌风台送李舍人

芒砀龙气去复来,长风万里黄云开。

手提三尺视六合,酒酣独上歌风台。

大风之歌何壮哉,樽前洒泪数行下。

当时听者翻悲哀,沛中小儿解击鼓。

不见干戈见歌舞,三户丘墟已灭秦,两生制作空逃鲁。

君王自信材且武,衣冠士人弃如土,大风之歌竟何补。

李侯自是江东儒,壮年挟策事明主。

平生慷慨心好古,亦欲南游吊徐楚。

是时朝多贤俊臣,坐令四海无兵尘。

礼乐成俗忠孝敦,君亦还家怀老亲。

君归试问荆与榛,岂无儒硕遭沈沦。

丈夫勋业共努力,君今岂是江湖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