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牧儿狭径碍樵枝,樵儿格斗暮不归。
于菟一声啸篁谷,两儿惊散走如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日常生活的场景。"牧儿狭径碍樵枝",生动地展现了儿童在狭窄的小路上放牧时,不小心碰到了砍柴人的树枝,画面充满了田园的质朴和童趣。"樵儿格斗暮不归",则暗示了樵夫因为与牧童的小小争执而耽误了回家的时间,傍晚还未归来,让人感受到乡间生活的悠闲与人情的淳厚。
"于菟一声啸篁谷","于菟"即虎,此处以虎啸声增添了环境的神秘感和紧张气氛,可能是孩子们想象中的猛兽出没,也可能是真实的虎啸,使得原本平静的画面陡然生动起来。"两儿惊散走如飞",描述了孩子们被虎啸吓得惊慌失措,迅速逃窜的景象,既体现了他们的天真胆小,又展现了乡村生活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整首诗通过这些细节,刻画了宋末元初乡村生活的一幕,既有田园牧歌的宁静,又有儿童游戏的活泼,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陆文圭的笔触简洁而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不详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半奁玉镜照须眉,长笑东坡与水嬉。
直下琤然投小石,一波先动万波随。
华阳洞口金泉水,流入宫墙作小渠。
任转秦淮出江去,不应久住化龙鱼。
万里大江谁所凿,岷山直下海门通。
乾坤元气长嘘吸,日夜沧波自混融。
巫峡雨沾神女佩,洞庭云接舜妃宫。
扁舟忆向匡庐过,月出猿啼访远公。
门前车马客方散,堂下樽罍酒半醒。
不信镜中添白发,君山依旧去年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