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福墓志

开元片石缜于玉,高将军父曰延福。

延福名福史不传,或以字行故不录。

高氏五望渤海一,力士冯出非其族。

李千里上金刚同,给事左右坐累逐。

君养为子姓冒高,父以子贵君何恧。

先天中诛岑萧窦,功拜监门朱紫服。

员外置迁中大夫,终始哀荣礼以笃。

力士阶封渤海公,来廷坊里兴祠屋。

一扣钟礼十万钱,五硙日僦三百斛。

事付林甫天心回,辔失辅国逆胆缩。

贪痴可罪忠可褒,赠官不枉扬州督。

君卒开元全盛时,丹旐风飞原白鹿。

仓皇不从蜀道难,悲酸免共巫州哭。

学士撰碑书者谁,院体精妍共结束。

怀仁集书颍久颓,今见山阴真面目。

一自石载三吴船,秦关碑肆镌还覆。

笔画疲苶神已非,非特界文遗罫局。

佳刻若此世所稀,书家日使千毫秃。

曩是笑说咸阳农,柱础几何遭斫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张廷济的《唐高福墓志》是一首对唐代高将军家族历史的赞颂和对高福墓志铭书法的评价之作。诗中首先赞美了墓志铭的珍贵,将其比作开元时期的美玉,暗示其文字价值。接着讲述了主人公高延福的事迹,虽然他的本名不详,但因其儿子的显贵而被提及。诗人提到高氏家族与力士冯氏的比较,以及高福在玄宗朝中的功绩和荣耀。

诗中还描绘了高福死后家族的祭祀盛况,以及墓志铭书法的精美,尤其是怀仁集的书体,被赞誉为精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珍品的碑刻经历辗转,书法之美有所衰减。诗人感叹,这样的佳刻在当时实属罕见,足以让书法家们为之倾倒,甚至耗尽笔墨。

最后,诗人回忆起曾经的笑谈,提及墓志铭的柱础可能曾被农民砍伐,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整首诗通过对墓志铭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和书法艺术的敬仰,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收录诗词(9)

张廷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隋美人董氏墓志铭

杨花落尽隋宫树,幽珉犹记美人墓。

雄龙雌凤欢几何,一十九年等闲度。

裁文和泪秀庶人,花台非复当时春。

金凫玉鱼世已出,传红写翠人空陈。

阿?然豆太煎迫,帝子游魂归不得。

古时尘满鸳鸯茵,地下相逢泪亦滴。

祇今龙首草离离,三尺碑留董氏姬。

莫叹容华易销歇,独孤免骂阿云儿。

形式: 古风

汉阳叶东卿以所得周遂启諆鼎送置金山书来属诗

平安馆中周鼎获,十有三年唯正月。

宣王中兴挥天戈,功成猃狁既薄伐。

锡贝作彝遂启諆,吉甫将毋同用戊。

无专之鼎焦山尊,此前三年应曰伯。

汉阳耆古古成癖,集录直过欧阳剧。

不私所有藏之山,此意尤于人超越。

金山眈眈雄淮南,不比焦山人绝迹。

奠山只欠姬周金,数典未免此典阙。

我阅年华几千百,刘蹶嬴颠驹一隙。

何惜为君更行役,秦岭吴山谁主客。

劳君刻画宠君文,曰勋曰多等竹帛。

玉带今作忘年交,君与眉山已联璧。

江涛滚滚水天碧,德云台高此安宅。

期君他日溯江来,不数山樵一片石。

形式: 古风

岳祠铜爵

官家不要复提封,翻碍精忠报九重。

长脚死贪刑白马,雄心生负饮黄龙。

吁天北阙书千字,酹地西湖酒一钟。

移荐金陀祠庙肃,灵旗风雨飒三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槎客先生招同人集湖舫即事

间携尊酒上轻舟,幽意何堪共狎鸥。

四海交情犹有客,重湖烟景正宜秋。

山分黄叶归吟卷,水漾红霞入画楼。

好与风光流赏遍,人间何必更丹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