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沈清正的《伍相国祠》以伍子胥的典故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深感慨。首句“春秋吴越不胜悲”,点明了伍子胥生前吴越争霸的残酷历史,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接下来,“最是伤心伍相祠”直接抒发了对伍子胥祠堂的哀伤之情。
“尝胆忍人窥隙始”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暗示伍子胥的坚韧与警惕,然而“捧心尤物欲来时”又暗指伍子胥因貌美而遭嫉妒,暗示了他的悲剧命运。伍子胥的冤死,鲜血染红了鸱夷袋,象征着他的冤屈,“怒激风涛白马驰”描绘出他死后魂魄的激愤与不屈。
“抉目悬门何忍看”描绘出伍子胥被杀后眼睛被挖出挂在城门的惨状,令人不忍直视。“台前鹿走草离离”则以荒凉的景色收尾,渲染出祠堂的孤寂和历史的沧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伍子胥的悲剧人生和历史的无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