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不寐(其十九)

气节文章世两难,真宜才子作言官。

时英争睹囊中草,大吏犹钦柱后冠。

按晋河山殊借色,趋朝霜雪正生寒。

共知足副澄清志,不忝鸣阳一凤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秋夜不寐(其十九)》由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诗人对气节与文章的深刻见解,以及对才华横溢之士在官场中的期待与赞赏。

首联“气节文章世两难,真宜才子作言官”,开篇即点明了气节与文章在世间难能可贵,尤其适合才华出众的才子担任谏官之职,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和对公正直言的向往。

颔联“时英争睹囊中草,大吏犹钦柱后冠”,进一步描绘了才子们才华横溢的形象,他们如同囊中珍藏的宝草,令人瞩目;而大官们则对这些才子的智慧和勇气表示钦佩,暗示了才子们在官场中的影响力和地位。

颈联“按晋河山殊借色,趋朝霜雪正生寒”,以晋代的典故,比喻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政治环境的严峻和复杂,即使在寒冷的霜雪中,才子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立场和信念。

尾联“共知足副澄清志,不忝鸣阳一凤看”,表达了对才子们能够实现自己澄清世风、净化社会的志向的肯定,同时以“鸣阳一凤”为喻,赞美他们如同凤凰般卓越,不仅不愧于自己的理想追求,更是在官场上展现出了非凡的风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气节、文章、才华、官场等多个层面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和公正社会的向往,以及对才华横溢之士在复杂政治环境中坚持自我、追求正义的赞扬。

收录诗词(332)

孙传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焦涵一开府云中赋赠(其一)

名高台鼎风流诎,藻夺云霞竹帛难。

天使文章兼事业,君能才子复尊官。

行当自勒燕然石,更有谁登汉将坛。

节钺非荣君可贵,范韩扬马一时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焦涵一开府云中赋赠(其二)

云中旧是濒戎地,警息新当出塞时。

宵旰九重思锁钥,疮痍万姓望旌旗。

交河跃马鲸鲵戢,广野陈兵虎豹驰。

伫奏肤功膺简畀,愿将铙吹入歌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留酌焦涵一于映碧园因邀田御宿同集(其一)

风雅寥寥我辈存,频年河汉漫销魂。

怀中明月寒相照,匣里清霜晚共论。

大白浮杯临水榭,太元题宇署山轩。

高牙独讶催行急,一曲溪前夜色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留酌焦涵一于映碧园因邀田御宿同集(其二)

溪水溪云冻欲连,空庭酌酒剧相怜。

春风十忆金门柳,朔雪双看玉井莲。

并有襟期存世外,何妨意兴满樽前。

却疑鼎足非吾事,几傍雌雄剑惘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