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木犀开遍芙蓉老。东篱独占秋光好。还记笑春风。
新妆相映红。莫嫌彭泽令。不似刘郎韵。
把酒赋新诗。花前知是谁。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菊花盛开的画面,木犀(桂花)与芙蓉(荷花)竞艳,而东篱边的菊花更是独自享受着秋天的美好。词人回忆起春天时,菊花与春风嬉笑的场景,那时的新妆与红花相映生辉,画面生动活泼。
接下来,词人以彭泽令(陶渊明)自比,暗示自己虽然不像刘郎(泛指风流才子)那样多情,但也有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诗意生活的追求。他举杯赋诗,感叹在这样的花前,不知是何人共享这宁静的时光。整体上,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淡泊生活的向往,以及淡淡的怀人之情。
不详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
流苏宝帐沈烟馥。寒林小景银屏曲。睡起鬓云松。
日高花影重。沈吟思昨梦。闲抱琵琶弄。
破拨错成声。春愁著莫人。
重湖草木威名熟。儿童犹唱平郴曲。宴寝静愔愔。
恩波湘水深。举头天尺五。稳步烟霄去。
三柱黑头公。朔庭谈笑空。
西风送雨鸣庭树。嫩寒先到孤眠处。愁极梦频惊。
马嘶天渐明。千林枫叶赤。寒事催刀尺。
树杪又斜阳。迢迢归路长。
归鸟急。照水斜阳红湿。篷底夜凉风露入。
藕花香习习。点滴城头漏涩。凄断草间虫泣。
新恨旧愁眉上集。月斜还伫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