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午日水灾纪事

农事频年叹水乡,忽惊洪潦发端阳。

千畴入舸波仍撼,万灶鸣蛙夜却长。

北土才闻伤旱魃,西江何事重怀襄。

嗷嗷满目堪垂涕,愿借函封达建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一场发生在端午节期间的洪水灾害,诗人黄士俊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灾民的苦难与哀伤。

首联“农事频年叹水乡,忽惊洪潦发端阳”,开篇即点明了水乡农民连续几年的辛劳与期待,却在端午节这天突然遭遇洪水,表达了对自然灾难突如其来、破坏农事的无奈与痛心。

颔联“千畴入舸波仍撼,万灶鸣蛙夜却长”,进一步描绘了洪水肆虐的场景。千亩农田被洪水淹没,船只在波涛中摇晃,夜晚蛙声不断,暗示了灾情的严重和持续时间之长,同时也渲染出一种凄凉与无助的氛围。

颈联“北土才闻伤旱魃,西江何事重怀襄”,对比了北方因干旱而遭受的痛苦与南方此次洪水灾害的再次发生,表达了对自然灾害频繁、地区间灾情不均的忧虑。

尾联“嗷嗷满目堪垂涕,愿借函封达建章”则表达了诗人对灾民深切的同情和对朝廷的呼吁。满目的哀鸿景象让人心生悲悯,诗人希望借助书信向皇帝表达灾情,请求援助,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责任感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明代社会对自然灾害的脆弱性和无力感,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社会正义的追求。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人间疾苦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7)

黄士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罗中实兵宪过枉山斋次韵

一帘苍翠锁江关,千骑遥过水竹间。

纡策顿看清瘴峤,著书空自愧名山。

经年怀抱谈应剧,绝璧登临兴转閒。

坐对飞泉寒喷雪,聊烹新茗未须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李宗伯韵

火云方峍屼,清赏到林塘。

兴洽原同调,花明亦故乡。

轻阴移野席,远曲度霓裳。

莫厌归来夕,银蟾已吐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傅寄庵宫谕册封周藩

晓辞帏幄下承明,肤藻亲裁宝篆清。

桐叶九天分使节,烟花千里趣王程。

观风雒水随车得,赋雪梁园授简成。

早晚周诹还献纳,五云多处听珂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杨太洪左沧屿周自岐三台谏

御笔新除三谏官,一时朝野竞相欢。

当年流落丹心在,自古忠良得路难。

必有谋猷裨帝右,直须风采动朝端。

世间万事皆尘土,留取功名久远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