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语花.吊齐女

晴岚窈窕,绣岭周遮,一带残阳浅。荒坟草掩。

行楸外、不见吴宫人面。鸟啼花晚。

抛残了、画裙罗扇。秋到也,凋尽白杨,未觉悲风减。

孤魄羁留谁管。算嫁女和戎,琵琶合传。一声低唤。

滴椒酒、顿首深深拜奠。邮亭旅馆。

料死后、芳魂同怨。只他年,寒食清明,谁把湘云唁。

形式: 词牌: 解语花

鉴赏

这首《解语花·吊齐女》由清代诗人沈湘云所作,描绘了一幅凄美哀婉的悼念画面。诗中以“晴岚窈窕,绣岭周遮”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晴朗的天空与缭绕的山岚交织,仿佛是自然界的灵韵在轻轻诉说。接着,“一带残阳浅”则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深沉巧妙结合,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山岭之上,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忧伤。

“荒坟草掩”四句,诗人通过荒芜的坟墓、掩盖着的青草以及远处不再可见的吴宫人面,勾勒出齐女孤独寂寞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她生前的繁华与身后世界的冷清。鸟儿的啼叫与花朵的晚开,更添了几分哀愁,它们似乎也在为齐女的不幸命运而叹息。

“秋到也,凋尽白杨,未觉悲风减”一句,诗人以白杨的凋零和未减的悲风,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气氛,表达了对齐女离世后世界依旧充满悲伤的感慨。接下来,“孤魄羁留谁管”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齐女灵魂无人照料的深切同情。

“算嫁女和戎,琵琶合传”两句,通过历史典故,暗示齐女的命运与战争相关联,她的故事或许曾伴随着琵琶的哀音流传于世,但最终却只能在寂静的坟墓中默默消逝。

“一声低唤”之后,诗人想象齐女在冥界接受椒酒的祭奠,这一细节充满了宗教色彩,表现了人们对亡灵的尊重与哀思。“邮亭旅馆”一句,预示着齐女的灵魂可能在旅途中徘徊,寻找归宿。

最后,“料死后、芳魂同怨”表达了诗人对齐女命运的同情与哀叹,即使在死后,她的灵魂也可能带着无尽的怨恨。“只他年,寒食清明,谁把湘云唁”则寄托了对齐女在传统节日时仍能被人们怀念的希望,体现了诗人对齐女故事的深刻记忆与传承的愿望。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对齐女命运的深切同情与哀思,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死亡及历史记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

沈湘云(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王氏婢。工词。有《峡水馀音》

  • 字:绮琴
  • 籍贯:江苏江阴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倚自题原调.见顾翎《绿梅影楼词存.题词》

玉琯吹春,浓云隔雪,暗香初傍霜毫。

如此幽栖,轻颦底上眉梢。

琅玕待刻珍珠字,怕冰姿、著意难描。

映疏寮,笺展红霞,袖展青绡。

江南芳讯今何似,镇蛮烟蜒雨,愁倚琼箫。

梦绕江村,一枝细认溪桥。

何时真向图中坐,倩长娥、诗句重敲。

漫魂销,亚字阑低,心字香焦。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临江仙

草草妆台梳裹了,曲栏杆外凝眸。

年光荏苒又深秋。一番风似剪,两度月如钩。

病里高堂频嘱付,而今莫更多愁。

当时检点也应休。从新来眼底,依旧上眉头。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如梦令.寄外子客馆

正苦花深雾重。密字衔来青凤。

一字一明珠,照彻心心俱痛。如梦。如梦。

梦里将愁细种。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菩萨蛮.和外子韵

清晖两地明如此。将人置入相思里。形影不能双。

凄然独掩窗。愁思肠角绕。香篆心头袅。

瘦笔一枝携。新词和泪题。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