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牛行为傅宪使题

即墨城头鼓声疾,安平夜纵火牛出。

龙纹尽逐海烟消,空道燕人皆股慄。

陈涛血溅流成波,杨绾效古用法过。

义军十万一朝尽,牛车羊车将奈何。

虎贲西来静中夏,手握乾符运元化。

归马山阳动作群,牧牛已入桃林下。

中都飞龙真圣人,开天立地康斯民。

迩来一百八十载,整顿万物归阳春。

女知纺绩男知稼,白犊乌犍满桑柘。

农事殷丰见国祯,太平写作人间画。

霜台宪使凌川公,驱车洛下来观风。

自言宝此是绝笔,意思有在真无穷。

提携为访东门客,幛子春含野烟白。

山雨初晴饱放回,閒眠碧草垂杨陌。

此图上应三台光,吴伟画出非猖狂。

我闻保泰在公辈,几时振铎登岩廊。

丞相当时见何晚,道傍苦问耕牛喘。

但使常调玉烛和,无劳更辨春深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的一幅生动的牧牛图景,以及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即墨城头鼓声疾”、“陈涛血溅流成波”等句子,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动荡,而“义军十万一朝尽”则暗示了战乱后人民生活的艰辛。接着,诗人转向描绘和平时期的景象,“女知纺绩男知稼”,展现了一幅农耕社会的和谐画面,强调了农业生产的繁荣与人民生活的富足。

“霜台宪使凌川公,驱车洛下来观风”一句,引入了官员巡视的主题,表达了对官员关注民生、体察民情的期待。最后,诗人以“我闻保泰在公辈,几时振铎登岩廊”表达了对有能力官员的期盼,希望他们能像古代贤臣一样,为国家和社会带来积极的变化。

整首诗通过对比战乱与和平、动荡与稳定的不同场景,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官员责任的重视,呼吁他们能够切实关心民众福祉,推动社会进步。

收录诗词(67)

左国玑(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郭桐冈新楼歌

河流走中原,荡决平如掌。

独有梁王台,突兀空冥上。

桐冈夫子不世才,妙年解绶先归来。

台边选胜起楼阁,丹青对立青云隈。

八窗天影垂绡幕,嵩行累累眼中落。

别有飞轩瞰隋堤,城阴窈窕山环阁。

君知此台与画楼,楼高还俯台上头。

古今相接此登眺,宾客皆从霄汉游。

梁王歌管今安在,颓波注海谁相待。

但使常年楼上游,持杯送目青天外。

形式: 古风

桴溪歌赠程自邑

野客如浮云,随风恣天行。

好游练水弄明月,放舟却恐群鸥惊。

迩从阴厓斩苍玉,万竿萧森成一束。

紫箨深穿菡萏香,翠梢犹映菰蒲绿。

桴溪仙人乘兴来,何须鼓棹烟涛开。

轻飙一日九潭遍,鱼鸟到处无嫌猜。

忽然飘飖镜中走,却逐灵槎贯牛斗。

拟乘莲叶天上游,下视万物俱刍狗。

即今放浪已忘机,烟雨滩头任不归。

芦花摇影醉眠处,笑尔云帆海上飞。

形式: 古风

海鹤翱翔为土官太守蒙三鹤贼

三鹤巢滇南,不知几千载。

雪羽点苍山,丹砂照云海。

偶尔随长风,蓬莱访玄宫。

摩天纵羽翼,忽到夷门东。

我在东门抱关里,心似閒鸥弄烟水。

羡尔高翔天地间,恨不同乘白云起。

燕山北上黄金台,春晴雨足花正开。

归来定受仙都诀,为问长生养化胎。

形式: 古风

石鲸歌

汉主凿昆明,斩地巨鳌死。

刻石为鲸鱼,扬鬐弄波水。

千年事往不可还,石鲸散失天地间。

偶从睹此异代物,苍鳞剥落苔生斑。

吞流吸海犹掀口,耳边彷佛惊雷吼。

白昼烟昏风雨来,只疑拔起横天走。

君不见铜驼已没荆棘中,金茎荡析今成空。

古时故物尽尘迹,石鲸何用悲秋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