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述怀

夜深风雨撼庭芭,唤起新愁乱似麻。

梦觉尚疑身似蝶,病苏方悟影非蛇。

浇肠竹叶频生晕,照眼银釭自结花。

我在故乡非逆旅,不须杜宇唤归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深夜窗外的风雨,正摧撼着院子里的芭蕉;这声音萧萧瑟瑟,唤起了心中纷乱的新愁。
梦醒了,自己还在疑心此身已经化成蝴蝶;病是刚刚好转的,这才悟到先前怀疑的影子并非是蛇影。
借酒浇愁,酒还未入愁肠,脸上已经频频泛起了酒晕;坐对荧荧照眼的灯光,只好任灯芯上结上了灯花。
我此诗身在故乡,并非旅居在外;不需要杜鹃悲啼唤我归去。

注释

庭芭:种在庭院里的芭蕉。
梦觉:梦醒。
身似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蝶也。
”因庄周有梦中化蝶之事,后来人们称梦境为“蝶梦”。
影非蛇:用“杯弓蛇影”故事。
汉应劭《风俗通·神怪》:“杜宣饮酒,见杯中似有蛇,酒后遂感腹痛,多方医治不愈,后经友人告知是壁上赤弩照影于杯,其形如蛇,始感释然而病亦愈。

竹叶:酒名,又称竹叶青。
银釭:银灯。
逆旅:旅社。
杜宇:即杜鹃鸟,相传为古蜀国国王望帝杜宇死后的化身,因其啼声若“不如归去”,故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夜风雨中所产生的愁思与梦幻交织的情境。开篇"夜深风雨撼庭芭,唤起新愁似乱麻"两句,通过对夜晚风雨声响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烦躁和忧虑,如同一团无法解开的乱麻。

接着"梦觉尚疑身是蝶,病苏方悟影非蛇"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睡梦与醒悟之间的迷离感,仿佛自己如同蝴蝶一般轻盈,又像是从疾病中恢复过来后,对周遭的一切都看得更加清楚。

第三、四句"浇肠竹叶频生晕,照眼银缸自结花",以竹叶和银灯作比,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雅,即便是在夜雨中,也能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

最后两句"我在故乡非逆旅,不烦杜宇唤归家"则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尽管身处异地,但心灵深处没有离家的愁绪,因为这里就是他的精神家园,无需像古代游子一般,通过斑斑鸟鸣来唤醒归家的思念。

整首诗语言细腻,意象丰富,充分展现了诗人在夜雨中的情感流转和内心世界的丰富层次。

收录诗词(2200)

王十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字:龟龄
  • 号:梅溪
  • 生卒年:1112-1171

相关古诗词

宿栖贤

瀑水声中夜不眠,星河影动半秋天。

谁云滟滪瞿唐远,只在洋澜左蠡边。

师子吼成方外法,石人参得定中禅。

住山五老知今古,借问曾栖几个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桃川

流水桃花世已非,石林烟草尚芳菲。

山中鸡黍聊炊午,眼底风尘且息机。

圣世难招秦晋隐,野心独爱芰荷衣。

寻真不遇空归去,笑指秋风绕翠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韶美归舟过夔留半月语离作恶诗二章以送(其二)

弱羽年来正倦飞,夔门邂逅故人归。

人生一笑难开口,世事多端合掩扉。

况是桑榆俱晚景,何曾富贵已危机。

明朝怅望仙舟远,百尺高楼上静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二郎神

深深院。夜雨过,帘栊高卷。正满槛、海棠开欲半。

仍朵朵、红深红浅。遥认三千宫女面。

匀点点、胭脂未遍。

更微带、春醪宿醉,袅娜香肌娇艳。日暖。

芳心暗吐,含羞轻颤。笑繁杏夭桃争烂漫。

爱容易、出墙临岸。子美当年游蜀苑。

又岂是、无心眷恋。

都只为、天然体态,难把诗工裁剪。

形式: 词牌: 二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