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六柳先生以道鸣,归家高伴子真耕。
方瞳绿鬓君知否,一片灵台画不成。
此诗描绘了一个隐逸之士归家耕田的宁静景象。"以道鸣"表明六柳先生回归自然,顺应大道;"归家高伴子真耕"则形象地展示了他与高洁的友人一同耕作的情状,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方瞳绿鬓君知否"中,“方瞳”指的是眼前的景物,而“绿鬓”则是对自然界生机的描绘。诗人通过这两词,询问读者是否能领悟到这种远离尘嚣、与大自然为伴的生活之美。
最后一句"一片灵台画不成"更深化了前述意境。“一片”暗示着一种纯净无暇的情感,而“灵台”则指心灵的所在。诗人通过“画不成”,表达了一种超越语言和形象描述的境界,仿佛要将内心的宁静与自然融为一体,但又无法用世间的绘画手法完全捕捉。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寄情山水的情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精神世界的探讨,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独到见解。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的选择,更是诗人心灵深处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不详
万叠崇岗揖卧龙,一峰圆顶翠连空。
玉华山谁穷远近,百里回旋势方尽。
削成苍玉倚青天,气象轩轩独奇俊。
黄河哮顑摧昆崙,一峰飘落如龙蹲。
白云低垂半岩腹,茫茫日轮平地奔。
惊湍瀑流飞辟历,松根巉岩裂石壁。
洞门昼闭不知深,仙人琼浆满杯碧。
饥鼯啼烟猿啸风,子规声哀愁满容。
山鸟嘤咛绕乔木,唯有黄鹤鸣噰噰。
翠华迢迢来避暑,飘然陵云欲轻举。
当时此地最清凉,九成翠微不足数。
玉鞘声断宫殿闲,大龙飞去髯难攀。
川峦如旧人事变,但见明月留空山。
金谷花时醉一场,旧游无日不思量。
谁知万水千山里,枉被人传过洛阳。
马行谙旧路,鸡唱认层巅。
洞口有桃处,江村欲雪天。
熏炉香琬刻,洗杓汲灵泉。
我爱长留此,山深日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