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栾子仁韵送别四首(其三)

野夫非不爱吟诗,才欲吟诗即乱思。

未会性情涵咏地,《二南》还合是淫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出自明代王守仁之手,名为《次栾子仁韵送别四首(其三)》,通过诗人的自我反思与对《二南》的探讨,展现了他对诗歌创作与情感表达的深刻见解。

首句“野夫非不爱吟诗”,诗人首先表明自己并非不喜爱作诗,但接着转折,“才欲吟诗即乱思”,指出在创作时,思绪容易杂乱无章,难以集中。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过程中的挑战与困惑。

接下来,“未会性情涵咏地”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中情感与意境融合的理解尚不深入,强调了在诗歌创作中,把握情感与意境的和谐统一的重要性。最后,“《二南》还合是淫辞”一句,引用《诗经》中的《二南》部分,提出疑问,是否所有的诗歌都应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避免过于放纵的情感表达,体现了诗人对诗歌伦理与社会价值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守仁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也反映了他对人性、情感与社会伦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作品。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次栾子仁韵送别四首(其四)

道听涂传影响前,可怜绝学遂多年。

正须闭口林间坐,莫道青山不解言。

形式: 七言绝句

书悟真篇答张太常二首(其一)

《悟真篇》是误真篇,三注由来一手笺。

恨杀妖魔图利益,遂令迷妄竞流传。

造端难免张平叔,首祸谁诬薛紫贤。

直说与君惟个字,从头去看野狐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书悟真篇答张太常二首(其二)

误真非是《悟真篇》,平叔当时已有言。

只为世人多恋著,且从情欲起因缘。

痴人前岂堪谈梦,真性中难更说玄。

为问道人还具眼,试看何物是青天?

形式: 七言律诗

丁丑二月征漳寇进兵长汀道中有感

将略平生非所长,也提戎马入汀漳。

数峰斜日旌旗远,一道春风鼓角扬。

莫倚贰师能出塞,极知充国善平羌。

疮痍到处曾无补,翻忆钟山旧草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