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静佳咏梅

玉骨冰肌不受尘,纷纷红紫谩争春。

最宜岩壑风霜夜,相对心肠铁石人。

寂寞上林迷雾苑,嵯峨巫岫隔烟津。

翛然自得閒中趣,肯与姚黄作素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梅为题,借物抒情,展现了诗人对梅的独特见解和深沉情感。首句“玉骨冰肌不受尘”描绘了梅花高洁脱俗的形象,其不染尘埃的品质如同冰清玉洁的肌肤,展现出梅花的纯洁与坚韧。接下来,“纷纷红紫谩争春”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梅花在百花争艳的春天里独树一帜,不随波逐流的独立精神。

“最宜岩壑风霜夜,相对心肠铁石人”进一步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最适合在岩石与山壑间,在风霜交加的夜晚绽放,与那些坚韧不拔、内心如铁石般的人相映成趣。这种描述不仅赞美了梅花的耐寒耐苦,也寄托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寂寞上林迷雾苑,嵯峨巫岫隔烟津”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梅花置于迷雾缭绕的上林苑和烟雾笼罩的巫山之间,营造出一种孤寂而神秘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梅花虽处困境,却依然保持高洁之姿的品格。

最后,“翛然自得闲中趣,肯与姚黄作素臣”表达了诗人对梅花自在洒脱、不慕荣华的态度的赞赏。这里的“姚黄”是宋代著名的牡丹品种,常被用来比喻富贵华丽的事物,而梅花选择与之“作素臣”,意味着它更倾向于保持自己的本色,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而非追求外在的繁华与权势。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颂扬和对自由精神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咏物诗。

收录诗词(382)

俞德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 籍贯:自号太玉山
  • 生卒年:1232~1293

相关古诗词

古寺

古寺倚峥嵘,春风信马行。

猿吟千树暗,僧定一灯明。

野水循除出,庭莎夹径生。

云何多俗韵,一宿又江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故枢密使陆公挽词三首(其一)

杞国天将压,苍梧云正愁。

龙胡垂可挽,鱼腹葬何忧。

万死丹心在,千龄王气收。

县知精卫忿,今古不能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故枢密使陆公挽词三首(其二)

七朝迷瘴雾,一昔倒狂澜。

天意竟难料,皇图不再安。

宁甘蹈东海,不忍絷南冠。

自古谁无死,从容就义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故枢密使陆公挽词三首(其三)

群雄纷爱死,一士独捐生。

历数绝谁续,纲常晦复明。

人皆念王蠋,天岂祸程婴。

泪眼休枯尽,他年看史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