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所作的《送史同叔司直造朝(其二)》。诗中以“相国三槐位,郎君叠桂枝”开篇,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史同叔比作家族显赫、才华出众的人物,暗示其在仕途上的辉煌前景。接下来,“谈经天禄阁,指日凤凰池”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史同叔在学问和官场上的卓越成就,天禄阁象征着藏书丰富、学术氛围浓厚的场所,而凤凰池则比喻高官厚禄之地,预示着他即将步入权力中枢。
“道术千年绪,功名百世期”表达了对史同叔道德修养与功成名就的期待,认为他的德行和功业将流传千古,影响深远。“中朝吕范氏,端的有馀师”最后两句,则将史同叔与古代的贤臣吕蒙、范蠡相提并论,暗示他不仅具备深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还拥有成为一代名臣的潜力,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楷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史同叔未来仕途和道德品质的赞美,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也体现了对古代贤臣的崇敬之情,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责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