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宁静与美丽。首句“月出东山表”以月升为引子,勾勒出夜晚的开始,月光从东方升起,为大地披上一层银纱。接着“遥思泽国秋”,诗人由眼前的月色联想到远方的秋天景象,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绿云孤镜上,透水大珠浮。”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月光比作一面孤悬于空中的镜子,映照在水面上,使得水面上仿佛浮着颗颗晶莹的大珠,形象地展现了月光洒在水面的美丽景象。
“重露梧桐落,微寒蟋蟀愁。”这两句则转向对自然界的描写,露水在梧桐叶上凝结,微寒的秋风中,蟋蟀似乎也感受到了季节的变迁,发出哀鸣。这些细节描绘了秋天的凉意和生命的循环。
最后,“我时携客饮,浮白最高楼。”诗人与友人在高楼上举杯畅饮,借酒抒怀,享受这美好的月夜时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中秋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