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松高隐图为清江邹彦和赋

青松郁成林,上与浮云连。

云来松漠漠,云去松娟娟。

苓珀下深固,雨露通重玄。

两意忽有合,相托成千年。

不谓云松交,转增丘壑妍。

清江有幽士,志隐耽林泉。

巢云卧松顶,手拂青山巅。

芳阴日已远,雅操日已坚。

空对高隐图,载赋云松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云与松的和谐共生,以及隐士与自然的亲密关系。首句“青松郁成林,上与浮云连”以松树的茂盛与云彩的飘渺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云来松漠漠,云去松娟娟”通过云的来去变化,进一步强调了松树的静谧与坚韧。

“苓珀下深固,雨露通重玄”两句则从地下到天际,描绘了松树根基的稳固与生长环境的滋养,暗示了生命的坚韧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接下来,“两意忽有合,相托成千年”表达了云与松之间超越时间的深厚情感,象征着永恒的友谊或精神的契合。

“不谓云松交,转增丘壑妍”则指出这种特殊的友谊不仅丰富了自然景观,更增添了生活的美感。随后,“清江有幽士,志隐耽林泉”引入了一位隐居在山林间的高士,他与云松的和谐共处,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巢云卧松顶,手拂青山巅”描绘了这位隐士的生活方式——在云中筑巢,在松顶休息,亲手触摸山巅,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最后,“芳阴日已远,雅操日已坚”赞颂了隐士的高尚情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坚定,如同松树一般,历经风雨而不改其本色。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赞美,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483)

倪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鲍栗之同知江山无际卷

渺渺天东南,中与一线侔。

上出岷峨根,下合瀛海流。

乾坤几今古,日月争沉浮。

沆漭巫峡春,汨没匡庐秋。

金山有遗刹,汉阳多高楼。

平生丈夫志,雅慕子长游。

披图兴无际,拟溯青溪舟。

迟回不可往,望望双飞鸥。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苏武牧羊图为刘阁老祐之

子卿重远使,武皇侈边功。

如何常胜徒,窃搆单于中。

身拘志弗移,抱节甘长终。

牧羝岂望乳,聊以安其穷。

迢迢北海上,终见南飞鸿。

廿年归绝域,千古怜孤忠。

麒麟耿遗像,丹青照旻穹。

翻嗟茂陵树,落日生悲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读晦翁诗有感辄次其韵

望望逋仙梅,眷眷陶令菊。

空怀杞人忧,宁论贾生哭。

寸心能几何,百事日相触。

遁迹岂不嘉,腼颜良自辱。

君恩浩难酬,身计老始足。

青云谢荣途,白驹赋空谷。

乾坤遂容与,轩冕脱羁束。

乃知江汉远,亦有冥鸿独。

洗垢从索瘢,疑璞任嗤玉。

长歌归去辞,詹尹何劳卜。

形式: 古风

尼山春晓图为衍圣公题

尼山郁嵯峨,孕灵慨千古。

深根起西周,雄镇自东鲁。

方春生意敷,润泽回厚土。

朝阳丽层巅,烟霞互吞吐。

林姿日万变,奇秀不可数。

岂独泰岱宗,耸特出寰宇。

云孙国上公,雅志绍遐武。

揽胜入图画,野色在庭户。

羹墙有至念,仰止亦堪睹。

乘间如一登,群峰固应俯。

形式: 古风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