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怀古五首(其二)孤竹

亦知天眷已西临,独信民彝待力任。

叩马责难君父义,采薇之死弟兄心。

漆书旧简清风在,草蔓荒祠古色深。

历历遗歌著仁暴,不胜凄绝一长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蓟门怀古五首(其二)孤竹》由清代诗人李锴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忆与反思,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首联“亦知天眷已西临,独信民彝待力任”,开篇即以“天眷”与“民彝”为线索,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人民意志的深刻理解。这里的“天眷”可能暗指某种命运或力量的指引,“西临”则暗示着某种改变或终结的到来。“独信民彝待力任”则强调了人民意志的重要性,以及在关键时刻需要依靠人民的力量来承担重任。

颔联“叩马责难君父义,采薇之死弟兄心”,进一步深入历史情境,通过“叩马责难”这一典故,形象地描绘了在关键时刻,人们敢于直面权威,坚持正义的行为。而“采薇之死”则是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颂扬,体现了兄弟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为了共同信仰不惜献身的精神。

颈联“漆书旧简清风在,草蔓荒祠古色深”,转而从物象的角度出发,通过“漆书旧简”的存在,象征着历史的痕迹与文化的传承;“草蔓荒祠”的景象,则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同时“古色深”也暗示着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尾联“历历遗歌著仁暴,不胜凄绝一长吟”,最后以“遗歌”作为总结,将历史上的仁义与暴政对比,通过“不胜凄绝一长吟”表达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与对人性光辉的赞美。整首诗在历史的回顾中蕴含着对道德、人性以及历史进程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481)

李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蓟门怀古五首(其三)渔阳

渔阳古郡接边陲,张郭循良旧所推。

再见炎灵开草昧,顿令编户起疮痍。

桑麻夜雨新畬辟,鼓角秋风故垒夷。

何地岩疆称重寄,从来民命系安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蓟门怀古五首(其四)北平

故李将军猿臂奇,能堕纪律老行师。

数临沙漠终无当,一踬泥涂亦可悲。

避舍碛中传姓氏,封侯戏下后偏裨。

北平此日秋风落,更有飘零哭数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蓟门怀古五首(其五)卢龙

无终山翠镇萦纡,乱世真宜聚族居。

深喜渔樵时往复,不知宗社日沦胥。

戎车自足通荒塞,束帛何烦及弊庐。

尚有野人寻隐迹,石梁云壑莽成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秋日谒轩皇庙

土德承炎统,雷光兆斗枢。

帝鸿开宝历,少典扩皇图。

荡涤乾坤色,昭回日月模。

窟巢淳古辟,轨物嗣王趋。

圣实推先觉,天方剖众愚。

道隆九纪著,政洽八荒苏。

襄野曾纡驾,凶黎敢后诛。

应龙披毒雾,牧马喻迷涂。

俛仰寻姬水,传闻异鼎湖。

一丘纯质见,百尺此厓孤。

神鬼呵虚殿,山河拱旧都。

溯时绳契远,徵俗礼文敷。

画壁讹虫鸟,灵旗荡虎貙。

树声商或奏,云意白仍铺。

岁享劳耆叟,秋风拜匹夫。

载寻陶铸迹,妙绪启唐虞。

形式: 排律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