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中有动、寂中有声的夜晚画面。"抹月涂风画有声"运用了比喻手法,形容月光如画,微风吹过仿佛带有声音。诗人感叹寻常人见到这样的景色也会生出愁绪,暗示了景致的凄美和孤独感。
"听莺桥下波仍绿,走马台边月又明"两句,通过听莺桥下的碧波荡漾和走马台边明亮的月色,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空旷。"芳草路多人去远"则表达了离别后的寂寥,草长莺飞的春景中,行人的身影渐行渐远。
"梅花春近鸟衔争"借梅花盛开的春天,写出了生命的热闹与生机,但鸟儿的争鸣似乎又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残更亡寐难同梦"揭示了诗人深夜无眠,难以与他人共享梦境的无奈。
最后,"为雨为云只自行"以自然现象作结,诗人如同云雨一般独自飘摇,表达了深深的孤独和自我放逐的情绪。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