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还至方山怆然自伤诗

秦军坑赵卒,遂有一人生。

虽还旧乡里,危心曾未平。

淮源比桐柏,方山似削成。

犹疑屯虏骑,尚畏值胡兵。

空村馀拱木,废邑有颓城。

旧识既已尽,新知皆异名。

百年三万日,处处此伤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长安还至方山怆然自伤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沈炯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从长安返回方山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感慨。

首句“秦军坑赵卒,遂有一人生”,以历史事件开篇,暗喻战争的残酷与生命的脆弱。接着,“虽还旧乡里,危心曾未平”表达了诗人虽然回到了熟悉的故乡,但心中依然难以平静,对过去的战争记忆犹在。

接下来的几句“淮源比桐柏,方山似削成。犹疑屯虏骑,尚畏值胡兵”,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隐喻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警惕,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着未知的危险。

“空村馀拱木,废邑有颓城”描绘了战后荒凉的景象,村庄空无一人,只剩下古老的树木,曾经繁华的城市如今只剩颓败的城墙,形象地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荒凉。

“旧识既已尽,新知皆异名”则表达了诗人对人世变化的感慨,昔日的朋友已不在,新的面孔又让人感到陌生,体现了时间流逝和人际关系的变迁。

最后,“百年三万日,处处此伤情”总结了诗人的情感,无论是在何处,面对这样的场景,都会引起深深的悲伤与感慨,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事件、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战争、变迁和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9)

沈炯(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或作初明。沈瑀孙,沈续子。少有文名。仕梁,为尚书左户侍郎、吴令。侯景陷建康,景将宋子仙欲委以书记,坚辞,几被杀。后入王僧辩幕府,羽檄军书,皆出其手。西魏陷荆州,被虏。以母在南,上表陈情,获归淮南。陈武帝即位,加通直散骑常侍,预谋军国大政。文帝又重其才,会寇乱,欲使因是立功,加明威将军,遣还乡里收合徒众,以疾卒于吴中,时年五十九。谥恭子

  • 字:礼明
  • 籍贯:南朝陈吴兴武康

相关古诗词

离合诗赠江藻

开门枕芳野,井上发红桃。

林中藤茑秀,木末风云高。

屋室何寥廓,至士隐蓬蒿。

故知人外赏,文酒易陶陶。

友朋足谐晤,又此盛诗骚。

朗月同携手,良景共含毫。

栾巴有妙术,言是神仙曹。

百年肆偃仰,一理讵相劳。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建除诗

建章连凤阙,蔼蔼入云烟。

除庭发槐柳,冠剑似神仙。

满衢飞玉轪,夹道跃金鞭。

平明尘雾合,薄暮风云骞。

定交太学里,射策云台边。

执事一朝谬,朝市忽崩迁。

破家徒徇国,力弱不扶颠。

危机空履虎,击恶岂如鹯。

成师凿门去,败绩裹尸旋。

收魂不入斗,抱景问穹玄。

开颜何所说,空忆平生前。

闭门穷巷里,静扫咏归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六府诗

水广南山暗,杖策出蓬门。

火炬村前发,林烟树下昏。

金花散黄蕊,蕙草杂芳荪。

木兰露渐落,山芝风屡翻。

土高行已冒,抱瓮忆中园。

谷城定若近,当终黄石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八音诗

金屋贮阿娇,楼阁起迢迢。

石头足年少,大道跨河桥。

丝桐无缓节,罗绮自飘飘。

竹烟生薄晚,花色乱春朝。

匏瓜讵无匹,神女嫁苏韶。

土地多妍冶,乡里足尘嚣。

革年未相识,声论动风飙。

木桃堪底用,寄以答琼瑶。

形式: 古风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