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之水送淮安林马判(其二)

淮之水,清湜湜,郡疆远跨淮南北。

林侯秉心渊且塞,民不知劳马繁殖,谁其致者侯之德。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丘浚所作,名为《淮之水送淮安林马判(其二)》。诗中描绘了淮河水的清澈与辽阔,以及它所跨越的地域范围。接着,诗人赞扬了林侯的品德,称其心地深沉而坚定,使得百姓得以安居乐业,马匹繁殖兴旺,这一切都归功于林侯的德行。

通过“郡疆远跨淮南北”这一句,诗人展现了淮水的广阔流域,以及它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而“林侯秉心渊且塞”则直接赞美了林侯的高尚品质,用“渊”形容其深沉,用“塞”形容其坚定,形象地表达了林侯的内在美德。

“民不知劳”一句,强调了在林侯的治理下,百姓生活安逸,没有感到劳苦。“马繁殖”则进一步说明了社会繁荣的景象,马匹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和象征,其数量的增加反映了经济的兴盛。

最后,“谁其致者侯之德”以问句形式收尾,既是对林侯德行的高度肯定,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发,引导人们思考德行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淮水及其流域的描绘,以及对林侯德行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对优秀领导者品质的推崇。

收录诗词(272)

丘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玉峰、,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览不辍,研究领域涉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著述甚丰,同海瑞合称为“海南双壁”

  • 字:仲深
  • 号:深庵
  • 籍贯:别号海山老
  • 生卒年:1418~1495

相关古诗词

淮之水送淮安林马判(其三)

淮之水,清彻底,沮洳浸润几百里。

山阳太守差可拟,一时僚佐皆肖似,馀波渐渍良有以。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题林以善画送王琚

近代翎毛谁最工,边家父子誇独步。

羊城林氏虽晚出,笔势飘飘有天趣。

仁智殿前退直时,虚窗盘礡窥天机。

毛生点头墨卿舞,意气所至皆神奇。

飞者自飞宿者宿,色形神气无不足。

等闲尺素落人间,坐使山林在华屋。

嗟嗟百鸟皆天生,结巢鷇哺方成形。

胡为独夺造化妙,眼前倏忽飞且鸣。

我从故人得此幅,每日朝回洗尘目。

吾家外弟别我去,辍赠慇勤表衷曲。

故乡南去更千岑,对此还思别意深。

物类尚知相聚乐,矧伊人矣不如禽。

形式: 古风

竹庭为袁秉中作

绿云垂空寒欲滴,窗外苍龙作人立。

有时鼓鬣风中号,有时垂涎雨中泣。

既如轩辕游洞庭,铿锵仙乐天半鸣。

又如李靖发田舍,滴沥大瓢云外倾。

中有书生负奇志,千金学得扰龙技。

辛勤十载谨护持,坐使骞腾满庭内。

只愁天作雷雨风,斯须变化出九重。

云收雨散敛神功,但见葛陂万丈深潨潨。

形式: 古风

秋窗诗为羊城义士袁鉴作

一年之气秋最清,窗涵霁色偏澄明。

万条疏朗斜碧入,一点圆空虚白生。

坐间四时如一日,冻雪炎风不相及。

筠帘昼捲宝凫微,缃帙午寒金薤湿。

千崖气肃天宇高,纷纷木叶飘林皋。

丹桂凉蟾香散乱,碧桐疏雨冷潇骚。

浩然幽独者谁子,终日栖迟此窗里。

平生志节明如霜,一片精神淡如水。

霜明水澹秋更宜,凛然相对清以凄。

孤高远慕伯夷圣,摇落不作宋玉悲。

秋行属金德为义,见说承家多义事。

十寻云栋敕旌门,五色天书金作字。

义声久著越天涯,冠盖过门每轼车。

何日南归经锦里,为渠重放笔头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