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友鹤端午三首(其二)

桐江五月凉,波上抟层飔。

伤屈念已怆,怀严濑逾滋。

维彼不逢世,如斯良遇时。

怀沙与钓濑,异节同光辉。

故人去奚伤,宗国逃惧非。

精义贵有质,圣远咨从谁。

形式: 古风

翻译

五月的桐江水清凉,波面上翻腾着层层微风。
感伤屈原的遭遇,心中悲痛更加强烈,怀念严厉的清流,情感更加深沉。
那些不合时宜的人,此刻却遇到佳期。
怀沙和垂钓的溪流,虽然时节不同,但精神光辉同样照耀。
老友离去无需悲伤,国家动荡并非个人之过。
精深的义理贵在实质,圣贤的智慧何处寻求?

注释

桐江:浙江别称。
凉:清凉。
层飔:层层微风。
伤:感伤。
屈:屈原。
怀:怀念。
濑:清澈的流水。
维:只。
逢世:合时宜。
良遇:佳期。
怀沙:指屈原投江。
钓濑:垂钓的溪流。
异节:不同时节。
去:离去。
奚伤:何须悲伤。
宗国:祖国。
精义:精深的义理。
质:实质。
圣远:圣贤的智慧。
咨:询问。
从谁:向谁寻求。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五月桐江的清凉景象,诗人乘风破浪,心中充满对屈原的感伤和对高尚品德的怀念。他以屈原自比,虽身处乱世,却视此为难得的际遇,将自己比作怀沙投江或垂钓的古人,尽管时节不同,但精神追求同样熠熠生辉。诗人感叹旧友离去,国家动荡,但他坚信真理的精义应有实质,而寻求圣贤之道则显得迷茫。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对个人操守的坚守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收录诗词(177)

高斯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刘友鹤端午三首(其一)

昔经屈原坂,寒湍下悲鸣。

又渡汨罗江,洐记曾输诚。

慨彼幽乱国,成此湘累名。

彫胡不受腻,淆予膳膏腥。

离骚二十五,往往言其清。

招汝千载后,来乎不来灵。

形式: 古风

次韵刘养源见寄

咨余暮齿依蒲柳,见君无门惭九九。

小臣久去孔鸾庭,太史曾供牛马走。

忽闻妖彗出不虞,天子惊惶下手书。

孤忠泣血悼危乱,有诏不应心何如。

一阳剥尽群阴长,四海八荒俱痛痒。

充庭溢序岂无人,借问何人真挺鲠。

老夫空忆陈王前,语戆惟惧人抄传。

擒贼擒王真古语,肯于鸡肋安尊拳。

相如虽乏三千牍,自谓一言能报国。

此腰揕斧尚不辞,更问世间閒祸福。

但愁蠖濩宸居深,司马门远终浮湛。

德音秩秩犹在耳,罪言杀士俄相寻。

权戚当朝底时节,不见朱云攀槛折。

弗于要处箴膏肓,毛举万端何屑屑。

友鹤仙人当暮秋,诗来开卷风飕飕。

句法森严何所自,丈夫冠冕垂前旒。

淡交如君真耐久,何不来同一杯酒。

期君他日孟浩然,男儿事业无穷年。

形式: 古风

次韵刘养源见寄二十韵

山寺传好语,盈耳欢声腾。

侧闻新天子,有意绥黎烝。

金鸡肆大眚,民散蒙哀矜。

诏书日夜下,合沓来凌兢。

访落首鲐背,导谏延龟朋。

讲习召遗席,轺车聘才能。

官簿还故邸,孝思齐定陵。

宛如春气至,顿释朝霜凝。

神龙妙嘘云,妖狐疑听冰。

维今万秕政,欲言何可胜。

安得批肝血,排云叫觚棱。

崇兰变成艾,春鸠化为鹰。

贪夫野外贙,善类风中灯。

百壬各自媚,两如偏见憎。

盈庭苍玉佩,绝响朱弦绳。

愿我圣明后,金台择先登。

昭苏聩聩听,凌厉高高层。

阴霾半夜駮,日月高衢升。吾侪老?亩,鼓腹歌中兴。

齿发已自料,息翅甘冥鹏。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次韵张䇓见寄

掀髯一笑天地间,八代文衰谁为起。

夷陵丹砂空自光,中山老■不可使。

一从麦秀获麟台,二千馀载无文字。

谪仙岂无希圣心,谁其起予二三子。

张君忽赠白云句,墨妙笔精真可喜。

宗师奇涩费吟噍,三读方能得其意。

奋髯苍鼠色无冤,吐气黑蛟云可致。

恨子初筵我旅酬,妙处安能为摽指。

惧遭掎摭不哦诗,畏触祸刑宁作史。

翰林主人子墨卿,昔也同盟今趣异。

不见当年圣德诗,犹被他人呼怪鬼。

惭君问我乞馀丸,安得锦囊出怀里。

丈夫盖棺事始定,斯文固应付后死。

试问涪翁馀七言,松苓臭味固相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