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鄜坊丘常侍

诏选将军护北戎,身骑白马臂彤弓。

柳营远识金貂贵,榆塞遥知玉帐雄。

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

蓬莱每望平安火,应奏班超定远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皇帝下诏选将军去守卫北方的戎狄,他身骑白马手持红色的弓箭。
军营中远远就能认出他佩戴的金色貂尾显示的尊贵,边塞远处也知晓他营帐中的英勇威猛。
秋天的栏杆旁战鼓声惊动了北方的雪,清晨的台阶前旌旗招展带起了边境的风。
每当在蓬莱阁上眺望平安烽火,应当上报班超平定远方的功绩。

注释

诏选:皇帝下诏选拔。
将军:高级军事将领。
护北戎:守卫北方的少数民族。
白马:白色的马,象征纯洁与高贵。
彤弓:红色的弓,古代天子赐给有功诸侯的礼物。
柳营:军营的美称,因军营多植柳树。
金貂:古代一种高级官帽上的装饰,象征高官显爵。
贵:尊贵。
榆塞:边塞,因多榆树而得名。
玉帐:对主将营帐的美称,形容其尊贵如玉。
秋槛:秋天的栏杆。
鼓鼙:古代军中用的大鼓,这里指战鼓声。
惊:惊动。
朔雪:北方的雪,代指边疆地区。
晓阶:清晨的台阶。
旗纛:大旗,代指军旗。
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或指朝廷。
每望:常常眺望。
平安火:古代边防报警或报平安的烽火。
班超:东汉名将,以功勋卓著于西域。
定远功:安定远方的功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护卫北疆的壮丽画面。"身骑白马臂彤弓"一句,展示了将军的英勇与威武。"柳营远识金貂贵"表明了他在边塞中的高贵地位,而"榆塞遥知玉帐雄"则透露出他军中帐幕的坚固与威严。

"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两句,通过秋天战鼓声和清晨旗帜在边疆升起的情景,传达了战争的紧张气氛以及军队的英姿飒爽。

最后,"蓬莱每望平安火,应奏班超定远功"表达了诗人对将军能够平定边疆、保障国家安全的期许和赞颂。这里的"蓬莱"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山,是理想中的美好之地,而"平安火"则象征着边疆的平静与祥和。"班超定远功"则是对古代名将班超的致敬,他曾在西域立下赫赫战功。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烘托,塑造了一位勇猛睿智、守卫边疆的将领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全与和平的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献韶阳相国崔公

一匮为功极九层,康庄犹自剑棱棱。

舟回北渚经年泊,门接东山尽日登。

万国已闻传玉玺,百官犹望启金縢。

贤臣会致唐虞世,独倚江楼笑范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蒙河南刘大夫见示与吏部张公喜雪酬唱辄敢攀和

风度龙山暗,云凝象阙阴。

瑞花琼树合,仙草玉苗深。

欲醉梁王酒,先调楚客琴。

即应携手去,将此助商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詶殷尧藩

相如愧许询,寥落向溪滨。

竹马儿犹小,荆钗妇惯贫。

独愁忧过日,多病不如人。

莫怪青袍选,长安隐旧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詶钱汝州

白雪多随汉水流,谩劳旌旆晚悠悠。

笙歌暗写终年恨,台榭潜消尽日忧。

鸟散落花人自醉,马嘶芳草客先愁。

怪来雅韵清无敌,三十六峰当庾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