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春.芍药,草窗韵

春在风诗牡丹前,第一珠丛香雨。

飞红细数,燕子正无头绪。

瑶台夜暖,乍浓染、太真眉妩。

真未枉云想衣裳,艳得万花魂聚。前生凤池开处。

记翻阶照影,承华金缕。仙根地老,素侣剩寻医谱。

将离恨晚,更谁念、汉宫人妒。

天万里,空梦丰台,担头腻语。

形式: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一枝春·芍药》,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赵熙所作。诗人以春风中的牡丹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春在风诗牡丹前",春天的气息在风中传递,牡丹盛开,犹如诗篇中的主角。"第一珠丛香雨",形容牡丹花瓣如珠,香气如雨,生动展现了牡丹的娇艳和芬芳。

"飞红细数,燕子正无头绪",诗人细腻地观察到花瓣随风飘落,燕子似乎也为这美景而忙碌,不知所措。接下来,"瑶台夜暖,乍浓染、太真眉妩",借瑶台仙境的温暖和杨贵妃般的美貌,赞美牡丹的华美。

"真未枉云想衣裳,艳得万花魂聚",牡丹的艳丽让其他花朵都为之倾倒,仿佛聚集了万花的灵魂。诗人感叹其美丽不凡,甚至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华丽服饰。

"前生凤池开处",暗示牡丹曾是皇家园林的宠儿,"记翻阶照影,承华金缕",回忆它在皇家阶前映照的身影,以及昔日的辉煌。"仙根地老,素侣剩寻医谱",牡丹因其高贵,被人们视为仙品,寻找其生长的秘密。

"将离恨晚,更谁念、汉宫人妒",牡丹的凋零引发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昔日的繁华已逝,只剩下嫉妒之情。最后,"天万里,空梦丰台,担头腻语",诗人遥望远方,只能在梦中再次见到丰台的牡丹,心中满是遗憾与思念。

整体来看,赵熙的这首词以牡丹为载体,寓言人生荣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收录诗词(574)

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栏干

一段朱丝格。接回廊、玲珑入画,缃裙同色。

夹路高低随水曲,妙自文心偷得。

惜界破、苔钱千百。

只有相思栏不住,闪罗衣、一半疑城隔。

排亚字,眼疏密。碧城十二通仙籍。

记前朝、醉看红芍,沈香香国。

调寄霓裳风露下,字字春纤亲拍。

天万里、双鸳无迹。

花影月移依旧照,莽神州、一样心头窄。

嗟此地,有南北。

形式:

迈陂塘.题骆公骕修撰清猗楼

舍荒陂、此生何著,一楼中有天地。

萧然堞影波光外,断烂遗经自理。南郭子。

受无限沧桑,老揭清猗字。

一奁生翠,看白鹭欹风,紫鳞冲岸,香梦藕花底。

飞鸿迹。休问子京诗意。顾痴无复乡里。

砚田转转鱼租例,寥落香山生计。门外事。

君试问,浙江潮信横流未。

千秋万岁,数第一人居,升庵相望,秋色桂湖水。

形式:

五福降中天(其一)寿季吾

眼中年少今都老,将杯起为君寿。

江渎消凉,汾阳纳祜,炯炯一星南斗。泸川旧友。

似满地飞花,一池春皱。

廿载桑田,岁寒几个誓相守。

芙蓉城里过夏,小凉吹夜雨,香遍红藕。

碧玉当家,朱云受学,鹤料养饥还够。荣州退叟。

笑饭颗山中,笠边人瘦。若访桃源,好花分半亩。

形式:

五福降中天(其二)寿尹仲老五十

梦华可记东京录,当年保安同住。

赶路通州,浣花别墅,曾醉生朝甲午。秋风路阻。

便卅载西风,梦萦秦树。

到老谁知,更寻黄蘖苦中苦。

横流沧海立足,落红三月晚,君又初度。

一卷埋头,万山吹角,白发几回重聚。偏忘寿汝。

约城北徐公,武侯祠去。浮白山青,寸心持万古。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