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戏马台

衣锦何年戏马回,巃嵷怪石拥荒台。

重阳风雨思高会,西楚山川出霸才。

浩荡秋原看鹿走,苍茫战垒见花开。

阮生一掬英雄泪,广武吟成迥自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燮的《登戏马台》描绘了一幅历史与自然景观交织的画面。首句“衣锦何年戏马回”,以问句开篇,引发读者对昔日英雄豪情的追忆,暗示了戏马台曾是英雄人物衣锦还乡、驰骋欢聚之地。接下来的“巃嵷怪石拥荒台”描绘了戏马台周围的险峻山石和荒凉景象,增添了历史遗迹的沧桑感。

“重阳风雨思高会”借重阳节风雨中的聚会,表达了对古人盛会的怀念,同时也寓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西楚山川出霸才”赞美了此地孕育出的英雄人物,暗指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曾在此地建功立业。

“浩荡秋原看鹿走,苍茫战垒见花开”通过秋原上鹿群奔跑和战场遗迹旁野花盛开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交融,既有生机勃勃的一面,又带有沉寂的历史痕迹。

最后,“阮生一掬英雄泪,广武吟成迥自哀”借用阮籍的典故,表达对英雄末路的同情和对历史兴衰的深沉哀思。诗人通过登临戏马台,不仅回顾了历史,也抒发了个人的怀古幽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感慨。

收录诗词(5)

陈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元洞

巉岩恣幽讨,蹇步强济胜。

得少未云足,因端委必竟。

悬崖亘奇石,势与山争横。

牵确跻其巅,侧足未可并。

壮哉共贾勇,欲退孰容请。

灵境奥而曲,蚁穴拓风磴。

下临不测江,惊眼眩难定。

摄衣上杰阁,更极千里兴。

危栏各枝梧,缩手聊一凭。

遥看天门山,拥髻晓妆靓。

朝朝画双蛾,淡抹照明镜。

我闻温太真,犀焰逼蛟腥。

至今风涛声,俯瞰那敢听。

翻身出幽谷,伛偻还折磬。

升高视空阔,荡荡江天净。

捷宁羡猱飞,间足悦鸟性。

逡巡及山半,细草衬微径。

驻足一回头,险绝气犹屏。

形式: 古风

寄黎二樵

书来读罢更销魂,双袖频揩泪眼昏。

怪底经年成阔绝,可怜垂死幸生存。

山中著作应千古,海内交游孰并论。

我付相思与无忌,殷勤重访百花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十一日招城东小集示观早春掩关之作次韵

才可冲泥即见寻,山窗清话又更深。

攒眉到处曾逃社,把臂当时已入林。

竹马骑来谁骏跛,纸鸢飞去各升沈。

惟应头白仍相对,三十余年共此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即事赠李梧生

黄云横天海气裂,芭蕉叶堕芙蓉折。

平林血染猩猩色,一夜西风飞红雪。

更残烛尽漏声咽,霜气扑镫焰转碧。

训狐啸檐魑魅泣,野魈彳亍窥窗隙。

走投玉川邀长吉,茗碗放教倒三百,恰唱雄鸡天下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