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在桑榆势欲倾,此时那可更贪程。
屡凭熊轼惭无补,新葺燕巢欣有成。
便好弃官还故里,不妨把酒乐馀生。
经纶事业须公等,看即持荷侍迩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和韩子云见寄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生活的不满和退隐之志。
“日在桑榆势欲倾”用了日光照耀桑树与榆树即将倾倒的比喻,暗示时光匆匆,事物易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此时那可更贪程”则是说在这样的时刻,还能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吗?这里的“贪程”指的是过分追求功业或官位,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弊病的批判。
“屡凭熊轼惭无补”中的“熊轼”是古代书案的名字,这里比喻为处理政务的地方。诗人通过“屡凭”(多次依靠)和“惭无补”(感到羞愧,无能为力),表达了自己在政治舞台上感到无力和自责。
“新葺燕巢欣有成”则转而表达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新葺”指的是重新建造或修补,“燕巢”比喻隐居之所。诗人通过这里表示自己对隐逸生活充满期待和喜悦,感受到了从政到隐的成就感。
“便好弃官还故里,不妨把酒乐馀生”表达了诗人的退隐之志。“弃官还故里”意味着放弃官职回到家乡,“不妨把酒乐馀生”则是说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享受简单的农村生活和饮酒的乐趣,领略平淡而快乐的人生。
“经纶事业须公等,看即持荷侍迩英”这里诗人转向劝勉友人。诗中的“经纶事业”是指国家大事,“须公等”则是说这些事情需要像公正廉洁的官员一样来处理。“看即持荷侍迩英”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能在政治舞台上保持清醒和廉洁的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以及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保持高尚品德的期望。
不详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郁郁愁怀不自倾,时时倒指勘归程。
情知岁月来无几,心着湖山去未成。
恶语岂能赓绝唱,故人聊欲话平生。
颇思共索梅花笑,点检枝头半吐英。
一雨连宵继日倾,岂容吾子语归程。
我为千里政方暇,子寓三年学已成。
要把老怀倾倒尽,忍令别恨等闲生。
江城先自伤牢落,况失一时人物英。
盍簪经岁遽分襟,夜夜相思梦里寻。
寄远正惭无好语,开缄忽喜得高吟。
感君不替绸缪意,使我还销鄙吝心。
他日相逢重把酒,莫辞蘸甲十分深。
一笑同登卷雨楼,相欢曾记昔年不。
几凭诗句论心曲,屡折花枝作酒筹。
醉里忘形俱可乐,别来握手两无由。
何时倾倒还如旧,月下花前恣献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