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枯木竹石图四首(其一)

子龙吟风翼老蛟,湘江怒立翻波涛。

长星垂光惊堕地,化作怪质崚嶒高。

何年墨仙下人境,醉染冰肤散清影。

兔锥锋砺刺蛟龙,腥血模糊吹不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以子龙(古代勇猛将领赵云的别称)为引,展现了画面中枯木竹石的神韵。首句“子龙吟风翼老蛟”借子龙的形象比喻枯木,犹如飞翔的老蛟在风中振翅,充满力量与动态感。接下来,“湘江怒立翻波涛”则将画面转移到湘江,枯木矗立,仿佛激起江水翻腾,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长星垂光惊堕地”中的“长星”通常指北斗七星,这里可能象征着画中竹石的挺拔,光芒照耀地面,形成奇特的景象。“化作怪质崚嶒高”进一步描绘了竹石的峥嵘姿态,如同怪异的山峰般峻峭。

诗人接着想象“何年墨仙下人境”,将画师比作墨仙,暗示画技高超,仿佛墨仙亲自降临人间,赋予了枯木竹石以冰肌玉骨般的清雅。“醉染冰肤散清影”描绘了画面的色彩和光影效果,如水墨画般淡雅,竹石的影子清晰可见。

最后两句“兔锥锋砺刺蛟龙,腥血模糊吹不醒”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竹子比喻为锐利的兔锥,刺向蛟龙(可能象征困难或恶势力),即使染上蛟龙的腥血,画面依然坚韧不屈,富有战斗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赞美了枯木竹石图的意境之美,以及画中所蕴含的力量与坚韧。

收录诗词(426)

唐文凤(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枯木竹石图四首(其二)

墨仙骑龙东海归,袖中带得东海石。

翩然更欲游三湘,彷佛苍梧二妃泣。

翠云染就琅玕青,铁网罩取珊瑚赤。

墨仙梦熟呼不还,湿透鲛绡见遗迹。

天河月淡夜窗虚,潇潇凉动秋声急。

形式: 古风

题枯木竹石图四首(其三)

神人施鞭石能语,怪质棱棱天所斧。

雨馀流润吐玄云,三尺新波涨湘浦。

冯夷驱雷怒蛟翻,皇妃御风翠鸾舞。

极目东南烟雾深,九点疑山几今古。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题枯木竹石图四首(其四)

黄陵庙前呼鹧鸪,秋阴漠漠昏苍梧。

南巡不返二妃怨,苦竹丛深西日晡。

微风吹凉下翡翠,空江浴影摇珊瑚。

当年游处今复见,湘水湘云归画图。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题赵昌折枝山茶图

江南冰雪苦作寒,万物憔悴无好颜。

东皇有意漏消息,先送一颗回春丹。

朱砂乱点鹤顶碎,绛裙深染猩血殷。

赵昌创法夺天巧,阳和脉脉生毫端。

遽能貌取艳丽质,胭脂未洗香云乾。

至今没骨久不见,徐熙已矣空长叹。

生绡拂拭得奇玩,嫣然疑在山林间。

卷图吟罢注双目,彩霞光射青天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