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帚斋见寄

栖栖惯听鼓鱼声,心印相传第几灯。

江有白鸥閒似我,地惟苍藓懒于僧。

吟难用世皆东野,穷亦忧时祗少陵。

多谢故人相厚意,一笺当暑敌凝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习惯了栖息在鼓声与鱼儿的嘈杂中,心中传承的是哪盏明灯的智慧。
江上的白鸥悠闲得如同我一般,大地的青苔懒散得连僧人都不如。
诗人的吟诵难以改变现实,如同东野一样,即使困穷也忧虑时事,只有杜甫能做到。
深深感谢老朋友的深情厚谊,一封书信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胜过冰冷的凝霜。

注释

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
鼓鱼声:形容市井生活的喧嚣。
心印:内心深处的感悟或传承。
第几灯:指代某种智慧或信仰的传承。
白鸥:象征闲适自由。
苍藓:青苔,形容环境的静寂和荒凉。
懒于僧:比僧人更显得懒散。
吟难用世:诗歌难以改变现实。
东野:指唐代诗人孟郊,以其诗风质朴而著称。
忧时:关心时局。
少陵:杜甫,因其曾任少府监,故称杜少陵。
故人:老朋友。
相厚意:深厚的情谊。
一笺:一封信。
敌凝冰:胜过抵挡寒冷的冰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黻的作品,风格上承自唐宋之交的诗歌传统,同时也融入了宋代文人墨客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和哲理思考。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幽深,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个人情怀。

“栖栖惯听鼓鱼声”一句,以“栖栖”形容鸟鸣之声,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声音的敏感捕捉,也透露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情绪。这里的“鼓鱼”,即古代的一种乐器,由此可见诗人生活中的艺术享受和情感寄托。

“心印相传第几灯”则是对内心所悟、所感的深刻表达,通过“心印”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生命中某些瞬间或经历的珍视与回味,这种记忆如同灯火般在心中传递,既是时间的见证,也是情感的沉淀。

“江有白鸥閒似我”、“地惟苍藓懒于僧”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观察与比喻。白鸥在江上飞翔,恰如作者本身在世间的存在,而“苍藓”则被用来形容大地上的青苔,以此比喻自己的淡泊和超然。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境遇的一种超脱和自我认同。

“吟难用世皆东野”、“穷亦忧时祗少陵”则是对个人才华与时代不合、命运多舛的感慨。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困境和个人的处境感受,以及对历史人物如少陵(杜甫)的共鸣。

“多谢故人相厚意”、“一笺当暑敌凝冰”则是对朋友情谊的赞美与自我境遇的一种比喻。通过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亲友深厚情感的珍惜,同时也以“一笺当暑敌凝冰”的意象,形容个人内心世界的清凉和坚定。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与艺术追求,更是他对自我生命状态的一种深刻反思。通过精致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世界,这首诗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宋代文人画卷,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气息和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313)

刘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南涧叔见寄

五年风雨别,家信忆浮沈。

独隐金仙屋,谁明铁汉心。

粤邻蛮瘴恶,蜀急客忧深。

此地无黄犬,朝朝说寄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和赵友竹呈求仁使君

贤哉太守即长城,领客郊行天放晴。

鸥鸟不惊知政静,樵夫相对说官清。

骚坛突兀谁劘垒,学海苍寒敢濯缨。

世事无如一杯酒,龙门谨勿太标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赵寺丞忆鹤吟

既名仙者物,何恙亦沈冥。

吊月怜孤影,埋云惜瘦形。

琴中空作操,诗外不消铭。

叶落鸣皋处,犹疑昨夜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和郭帚斋咏龟泉

镕出形模造化工,石龟中有冽泉通。

来从西峡虾蟆碚,静镇南源玛瑙宫。

润泽一城消众渴,澄波千古照孤忠。

贪廉名氏俱标榜,无涸无盈道不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