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驿阻大风

南风吹河吼怒涛,河上飞沙千仞高。

临流十步不得济,北瞻阊阖心烦劳。

自春不雨田无麦,谷田焦枯亦龟坼。

密云四合扫复开,谁叩天阍讼风伯。

农家束手徒嗟吟,爱民自是天之心。

愿收巽二敕屏翳,普千万里均甘霖。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大风肆虐的情景,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之力的威猛与破坏。首句“南风吹河吼怒涛”便营造出一种狂风呼啸、河水翻腾的壮阔景象,接着“河上飞沙千仞高”进一步强调了风力之强,沙尘飞扬至极高处。随后,“临流十步不得济,北瞻阊阖心烦劳”两句,通过人物行动的受限和对远方的眺望,表达了在如此恶劣天气下人们内心的焦虑与无奈。

接下来,“自春不雨田无麦,谷田焦枯亦龟坼”揭示了大风带来的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变化,更深层次地影响了农业生产,使得田间作物遭受严重损害。诗人在此处运用了比喻(“龟坼”),形象地描绘了土地因干旱而裂开的景象,反映了农民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助与担忧。

“密云四合扫复开,谁叩天阍讼风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背后力量的思考,以及对能够控制或改变这种力量的渴望。这里“天阍”象征着天庭的门户,而“风伯”则是古代神话中的风神,诗人借此表达希望有人能向天庭传达请求,制止风灾的愿望。

最后,“农家束手徒嗟吟,爱民自是天之心。愿收巽二敕屏翳,普千万里均甘霖”部分,诗人直接抒发了对农民处境的同情,并表达了希望上天能施以恩泽,普降甘霖,恢复大地生机的美好愿望。这一段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也反映了其对自然和谐共存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兼具艺术美感和人文情怀的作品。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黄氏寿谖堂诗

琴江黄氏好兄弟,五十年前屡过之。

今来都门遇令子,卓志能承书与诗。

二老风流已长往,独侍慈颜在堂上。

鹤发萧萧寿且康,甘旨晨昏足丰养。

堂下忘忧多树谖,晴日暄风花正繁。

斑衣婉愉献春酒,慈竹娟娟森子孙。

除官分教延平去,便道升堂荣拜母。

人生得禄贵及亲,板舆还奉官中住。

将行索我谖堂诗,为子喜色生两眉。

子家二老吾所重,诗罢能忘故旧思。

形式: 古风

送周敬常诗

去年奉敕还江南,东风千里迎归骖。

西昌城西访真境,正值碧桃三月三。

襜襜威仪森鹤氅,却忆仙翁隔蓬阆。

霜鬓酡颜戴鍊师,白玉觞行紫霞酿。

矞云垂彩拂檐端,芝草琅玕绕画栏。

欢言未竟登车去,天涯长忆三珠树。

戴师弟子来日边,清颜皎皎夫容鲜。

问师经年安健好,闭户日咏黄庭篇。

我有高怀在江海,为报而师扫氛霭。

黄茅冈畔会重寻,白鹤峰头定相待。

形式: 古风

送金少卿祭扫南归

去年奉敕我还乡,今年奉敕卿还乡。

我违乡国四十载,卿违乡国三十霜。

仕者还乡总□□,卿逢故旧当尽情,明年春风朝北京。

形式: 古风

题金亮伯梅花

雪崖先生好孙子,森森庭前玉树枝。

柏台御史冰霜笔,写赠梅花真似之。

朔风十月江南道,万里乡园到应早。

手持书卷傍花阴,更厉平生岁寒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