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渡二首(其二)

楚岫接乡思,茫茫归路迷。

更堪斑竹驿,初听鹧鸪啼。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齐]韵

翻译

楚地的山峦勾起了我思乡之情,前方的道路茫茫,让人迷失方向。
更何况来到斑竹驿,初次听到鹧鸪鸟的啼叫,更增内心愁绪。

注释

楚岫:楚地的山峦,指代南方地区。
乡思:对家乡的思念。
茫茫:广阔无边的样子,这里形容道路遥远。
归路:回家的路。
更堪:更难以承受,加重了情感。
斑竹驿:驿站名,此处代指旅途中的停留之地,斑竹可能指竹子上的斑点,引申为凄凉之意。
鹧鸪:一种鸟类,其叫声常被古人认为含有哀怨或思乡之情。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中乡愁和自然景色的诗句。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土的深情与在外漂泊时的孤独寂寞。

"楚岫接乡思,茫茫归路迷。"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心中对于家乡的思念,"楚岫" 指的是位于长江南岸的山峦,这里象征着诗人的故乡;"接乡思" 强调了对家乡的情感联结,而"茫茫归路迷" 则描绘了一种迷失方向、不知归途的无助情状,隐含着内心的不安与忧虑。

"更堪斑竹驿,初听鹧鸪啼。" 这两句则转向自然景物的描述,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慨。"更堪" 表示忍受或经历,"斑竹驿" 是一个荒凉的地方,诗人可能在这里停留;而"初听鹧鸪啼" 则是说诗人首次听到野鸡的叫声,这不仅描绘了环境,也反映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因为他是在这样的地方听到这样的声音。

整体来看,这几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和旅途中的孤独感受。

收录诗词(404)

司空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 字:表圣
  • 生卒年:837~908

相关古诗词

武陵路

橘岸舟间罾网挂,茶坡日暖鹧鸪啼。

女郎指点行人笑,知向花间路已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河上二首(其一)

惨惨日将暮,驱羸独到庄。

沙痕傍墟落,风色入牛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河上二首(其二)

新霁田园处,夕阳禾黍明。

沙村平见水,深巷有鸥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河湟有感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