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兰室居士袁省掾

弃官归去学寻真,有道何愁白发新。

湖上寻春灵寿杖,松间对客华阳巾。

佛书谩写缘修静,丹药频丸为施人。

自愧后生无所事,也辞冠盖乞闲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弃官归隐的居士,追求内心真谛的生活状态。首句“弃官归去学寻真”,点明了居士舍弃世俗官场,追求精神境界的转变。接着“有道何愁白发新”一句,表达了即使年岁渐长,但内心的道义与追求不会因岁月而减损,反而更加坚定。

“湖上寻春灵寿杖,松间对客华阳巾”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居士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情景。他手持灵寿杖,在湖畔漫步,享受春天的美景;在松林间接待客人,头戴华阳巾,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风度。

“佛书谩写缘修静,丹药频丸为施人”则揭示了居士不仅追求个人的精神修养,还致力于佛法的传播和帮助他人。他虽然在佛经中寻求修行的智慧,但更愿意将这些知识和实践用于帮助他人,体现了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

最后一句“自愧后生无所事,也辞冠盖乞闲身”,表达了居士对自己年轻时未能早悟道义的遗憾,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他主动辞去了官场的职务,请求过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既是对过去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居士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收录诗词(512)

张羽(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伏虎道场联上人

圣明亲选黑衣人,似共名山有宿因。

地上布金多长者,室中传偈总门人。

法身已应诸天相,定力能消万劫尘。

愧我才名非凿齿,道安何事独相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刘孝廉入蜀

长亭把酒唱离歌,别路迢迢奈尔何。

淮水东来吴地尽,函关西去蜀山多。

秦宫万井生禾黍,汉阙千门长薜萝。

劝子慎须崇令德,莫将功业更蹉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宿庆上人房

朱甍宝地绝尘埃,松下闲过步缘苔。

仙梵更从莲室度,佛香时到竹房来。

己知静者通禅观,重听高僧话劫灰。

寒榻不须灯照卧,夜深明月满池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咏美人手

嫩于春笋白于霜,轻拂菱花试晓妆。

弹瑟每嫌银甲小,吹笙还爱玉纤长。

宜将彩笔题红叶,倦把金针倚绣床。

拾翠归来芳径里,逢人莫问锦香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