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名为《四失诗和徐文长韵(其二)失画》。诗中以“摩诘”指代王维,以其对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以及其作品与禅宗精神的契合,表达了对王维艺术成就的高度赞赏。
首句“摩诘无端认画师”,以王维自比,暗示其艺术造诣之深,仿佛自己就是那能够辨识画师真谛之人。接着,“禅心真在辋川时”一句,点明王维的艺术灵感来源于其内心的禅悟,以及他在辋川的隐居生活,强调了其作品与自然、禅意的紧密联系。
“自馀平远转相袭,何代推迁能久垂”两句,赞美王维的山水画风格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其艺术价值依然被广泛推崇。这里“平远”指的是王维山水画中的典型风格——平远开阔,意境深远。
“盘礴人应歌薤露,名山僧每蜕茶毗”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王维艺术作品中蕴含的自然与宗教元素,以及其作品对后世艺术家的启发与影响。其中,“盘礴”形容王维创作时的气势与姿态,“薤露”和“茶毗”分别借用了古代诗歌中的典故,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永恒,以及艺术超越时间的力量。
最后,“只今飘泊萧然矣,禁得狂风四壁吹”两句,以王维晚年的生活境遇为背景,表达了对其艺术生涯的感慨。这里的“飘泊”既指王维生前的流离,也暗含对其艺术精神在后世可能遭遇的挑战与考验的担忧。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联想,展现了对王维艺术成就的深切敬仰与对其艺术精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