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吴梦旸的《同周叔隐夜坐》描绘了一幅秋夜静思的画面。首句“罢酒尚寒色”写出了诗人酒后身体微凉,环境也带着几分清冷。接着,“颓然拥衲衣”描绘出诗人疲惫而慵懒地裹着粗布衣服的状态,流露出一种闲适而又略带落寞的情绪。
“洞箫吹雨歇”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洞箫声在雨后停歇,显得格外宁静。诗人借助这音乐的余韵,引出对远方的思绪。“残烛映江微”则通过摇曳的烛光映照江面,暗示时间已晚,同时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道路人将老”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意识到自己年华渐逝,人生路途接近终点。然而,“乡园梦不违”又透露出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即使身处他乡,梦境中依然能回到熟悉的家乡。
最后两句“连朝常少睡,支枕问清晖”,诗人揭示了自己连续几日失眠,只能依靠枕头支撑,仰望清冷的月光,反映出内心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思考。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深夜独坐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叹,又有对故乡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