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陈樵的《涵碧亭(其一)》描绘了一幅夏日涵碧亭边的静谧景象。首句“涵碧池头夏气清”点明了地点和季节,清凉的夏日气息笼罩着涵碧池畔。诗人在此时“我从三昧起经行”,暗示他正在进行禅定或深思的修行。
“移樽近树传杯绿”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举杯对酌的情景,酒杯在树荫下传递,绿色的液体映衬出夏日的生机。接下来,“向日看山入户青”则写出诗人面向阳光,远眺青山,满眼翠色仿佛随着视线一起进入屋内,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感受。
“人似亭前花不语”运用比喻,将人比作静静开放的花朵,无声无息,却自有其韵味。而“诗如江上草无名”则进一步强调诗人的创作如同江面上随风摇曳的无名小草,自然流畅,不求闻达。
最后两句“山中水调知何限,不入熙宁水乐声”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水之乐的深深领悟,他认为山中的水声悠扬无限,却并未被世俗的熙攘之声所打扰,保持了其独特的宁静之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于夏日涵碧亭的闲适心境以及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欣赏,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