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急雨长风溢两河,欣然河伯顺风歌。
行观东海方存少,不以黄流更自多。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地区遭遇急风暴雨的情景。诗人以河伯(黄河水神)的口吻,表达了在风雨中顺应自然、泰然处之的态度。"急雨长风溢两河"形象地写出雨势猛烈,河水泛滥,而"欣然河伯顺风歌"则寓言般地表现出河伯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歌唱着风雨中的生活。接着,诗人通过"行观东海方存少,不以黄流更自多",暗示黄河虽然水量充沛,但与大海相比仍显微小,以此传达出一种谦逊和包容的精神。整体上,这首诗借景抒怀,寓哲理于自然景象之中,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沉与豁达。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百里弃疆王自直,万金捐费物皆春。
须令牧马甘踰幕,更遣弯弓不射人。
蛛蒙黄画屏初暗,尘涩金门锁不开。
六十馀年望雕辇,赭袍曾是映宫槐。
漠庭数遣林牙使,羌种来窥雁塞耕。
壮士看天思上策,月边鸣笛为谁横。
汉时水占十万顷,官寺民居皆浊河。
岂必九渠亡故道,直缘穿凿用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