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薖所作的《青精饭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青精饭”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青精饭的向往与对真正高人隐士的敬仰之情。
首句“从来见说青精饭”,诗人从历史传说中得知青精饭的名号,引出对这种神秘食物的好奇与向往。接着,“晚遇真人隐诀中”一句,诗人似乎在暗示自己在某个时刻遇到了真正的高人,学到了关于青精饭的秘诀,这既是对青精饭的赞美,也是对自己能够获得真传的自豪。
“长恨闻名不相识”表达了诗人对未能早些认识青精饭的遗憾,暗含了对美好事物未得及时欣赏的惋惜。“那知俚俗号乌桐”则通过反问的方式,揭示了世人的无知与偏见,将青精饭与乌桐相提并论,形象地讽刺了世俗的误解与偏见,强调了青精饭的独特价值和高尚品质。
整首诗通过对青精饭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更蕴含了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世俗偏见的批判,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