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黄州录事刘进之同年

骑曹新上雪堂西,千里淮南望眼迷。

正我寻云并沧海,思君步月过黄泥。

清时鼓角无惊梦,胜日樽罍有共携。

人物风流对江浪,数将冰茧寄新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骑曹新近来到雪堂西边,遥望千里之外的淮南,视线被美景迷住。
正当我在寻找云彩,心向大海,你却独自在月光下走过黄泥小路。
在这太平盛世,鼓角声中没有扰人的梦境,美好的日子,我们曾一同举杯畅饮。
面对江上的风流人物,我们通过诗篇传递情感,把冰雪般的友情凝结在新的诗题中。

注释

骑曹:官职名,古代的一种官衔。
雪堂:书房或居所名。
淮南:古地区名,今安徽省南部一带。
迷:迷惑,引申为吸引。
寻云:寻找云彩,比喻追求理想或远方。
沧海:大海,常用来形容广阔无垠。
黄泥:黄色泥土,象征艰苦或平凡的生活。
清时:太平盛世,政治清明的时候。
鼓角:古代军中的乐器,此处指代战争或安宁。
惊梦:打扰梦境,引申为扰乱心情。
樽罍:古代盛酒的器具,泛指饮酒。
共携:一同携带,共享。
冰茧:比喻深厚的情感或珍贵的记忆。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开篇“骑曹新上雪堂西,千里淮南望眼迷”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雪地中骑马前往曹娥庙时所见的壮丽景象,以及他对于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同被遥远的山水迷离了双眼。

“正我寻云并沧海,思君步月过黄泥”两句,则更深入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豪迈和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他希望能像追寻云端一般去寻找那份高洁的情操,同时也在月光下踏着湿润的黄土,仿佛随时都能够与远方的友人相会。

“清时鼓角无惊梦,胜日樽罍有共携”两句,描绘了诗人平静时刻无需警报之声,只需要在胜利的喜悦中与朋友共享美酒。这里的“清时”和“胜日”,可能是指内心的平静和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人物风流对江浪,数将冰茧寄新题”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周围的人物和自然景色之美,以及他所处环境中那份清新的气息,都希望能够通过诗歌传达给远方的朋友。这里的“人物风流”,可能指的是当时文化艺术界的名士,而“冰茧”则是用来形容诗人心中的坚贞之意。

总体而言,此诗是一首表达思念和赞美自然之美的作品,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内心的情感和外在的景色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感与高远志趣。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悼周尧夫(其二)

倾耳乡评旧,登门恨末繇。

公今成梦觉,人共泣川流。

剡水阴功远,山堂胜具留。

喜观双玉树,接武在英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晚望

倚杖柴门外,蝉声晚正清。

水涵初月白,山对落霞明。

心迹真无事,行藏付此生。

邻翁过相语,有喜近西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晨兴有叹

月落霜如雪,风回水正冰。

百思劳夜梦,多病怯晨兴。

世事甘牢落,心期独战兢。

床头书在眼,且莫负寒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梁山刘制参园亭

刘侯家有相业堂,东都旧第城中央。

剑南参谋今白发,官班且复尚书郎。

买田筑室蟠龙下,闺门孝友师一乡。

好园十亩当道入,绿竹万个搀天长。

池亭面势各有趣,花木手种新成行。

客来呼酒径留饮,小鬟妙舞工持觞。

人生适意但如此,何用尘土纷劻勷。

我来度峡五十日,山深路恶神惨伤。

眼明此邦万石坝,况逢好事容徜徉。

野鹤寮中最清绝,蜡梅水仙方弄香。

为公一醉出门去,祝公眉寿长康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