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边塞景象,以"黄梧井边雁南飞"起笔,通过大雁南迁暗示了季节更替和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万里玉关人未归"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戍守边关亲人的深深挂念,万里之遥,亲人音信杳然。
接下来的"孤灯捣练江南妇"聚焦在江南的家庭场景,一位妇女独自在昏黄的灯光下辛勤缝制寒衣,准备寄往边关,"霜落空阶臂酸楚"进一步渲染了她的辛劳与思念,寒夜中的霜降更添凄凉,手臂因劳作而酸痛,却无法抚慰远行者的心。
最后两句"寒衣何日到关西,敲断秋风石无语",诗人以疑问和拟人手法收尾,寒衣何时才能送达边关?即使击打秋风中的石头也得不到回应,寓言了消息传递的艰难和期待的落空,情感深沉而哀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家庭的离愁别绪,展现了元末明初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