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占中央地位尊,河流九曲欲穷源。

春抽露柳垂条嫩,秋老霜林落叶繁。

丛菊向篱邀羽士,腊梅横槛宴金门。

换鹅书就人谁识,一卷荒城月影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四季更迭、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生动画面。首句“色占中央地位尊”以“色”字开篇,暗含四季之色,点明了自然界的色彩之美,同时“中央地位尊”也暗示了四季轮回的中心地位,体现了自然界秩序的庄严与神圣。

“河流九曲欲穷源”一句,运用了“九曲”这一富有象征意义的词汇,不仅描绘了河流蜿蜒曲折的壮丽景象,也隐喻着人生的曲折与探索精神。这里的“欲穷源”表达了对源头的追寻,寓意着对真理和根源的探求。

接下来,“春抽露柳垂条嫩,秋老霜林落叶繁”两句,分别描绘了春天和秋天的景象。春日里,露水滋润着嫩绿的柳条,生机勃勃;秋天则霜降林间,落叶纷飞,一片萧瑟。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变换之美。

“丛菊向篱邀羽士,腊梅横槛宴金门”则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相结合,菊花在篱笆旁邀请道士,腊梅则在门槛上宴请金门的宾客,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互动与尊重。

最后,“换鹅书就人谁识,一卷荒城月影昏”两句,以“换鹅”这一典故,引出对知识与文化的探讨。鹅的羽毛被用来书写,但又有谁知道这背后的故事呢?“一卷荒城月影昏”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仿佛是在讲述一段被遗忘的历史或故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四季景色、自然与人文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生命循环的理解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思。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清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收录诗词(352)

戴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戚里门楣邸第家,暖风争放石榴花。

桃开春水朝承露,柹老秋山晚映霞。

鞭拂珊瑚回綵袖,诗传芍药付红牙。

美人薄醉胭脂晕,笑倚朱栏鬓影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明霜无际遍秋空,海鹤归来练影同。

艳想梨花笼玉殿,轻疑柳絮散瑶宫。

梦回湘水云初合,诗就梁园雪未融。

一曲阳春人莫和,敢将阮眼傲西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独守空斋洗砚池,瓦铛髹几总相宜。

云归古洞深潭杳,月落疏林曲径迷。

枕上味甜怜醉后,鬓边影好忆年时。

征衣尽被京尘化,枉向人间泣素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满城风雨近重阳(其一)

满城风雨近重阳,门掩空濛薜荔长。

何处扁舟频载菊,谁家新簏待飞觞。

一舟咏雪芦千顷,万里书天雁几行。

行淖酿途人不出,振衣徒切望危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