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琼花引

扬州城门夜塞雪,扬州城中哭明月。

堕枝湿云故鬼语,西来阴风无健鹘。

神娥愬空众芳歇,一夕苍苔变华发。

宫花窣帘尘掩袜,玉华无因进吴越。

漓漓淮水山央央,谁其死者李与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后琼花引》由宋代诗人谢翱所作,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沉的画面,通过扬州城门的夜景和雪景,以及对逝去美好事物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

首句“扬州城门夜塞雪”,以扬州城门为背景,夜晚的雪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接着,“扬州城中哭明月”一句,将情感进一步深化,仿佛整个城市都在为失去的光明和美好而哭泣,暗示了某种悲剧性的事件或历史的转折。

“堕枝湿云故鬼语,西来阴风无健鹘”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湿云、堕枝、故鬼语、西来的阴风,以及没有健鹘(强壮的鹰)的景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幽暗和孤独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对过去辉煌不再的哀叹。

“神娥愬空众芳歇,一夕苍苔变华发”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神娥(神话中的仙女)在空荡的环境中诉说着众芳(美好的事物)的消逝,一夜之间,苍苔变成了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最后,“宫花窣帘尘掩袜,玉华无因进吴越”两句,通过宫花被灰尘覆盖、无法进入吴越(古代地名,这里泛指远方或理想之地)的想象,进一步强调了美好事物的消失和无法挽回的现实。

“漓漓淮水山央央,谁其死者李与姜”以淮水的流淌和山的挺立,反衬出生命的短暂和历史的无情,同时也提出了关于“死者”的疑问,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更广阔的历史和哲学思考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扬州城夜景的描绘,以及对逝去美好事物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294)

谢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字:皋羽
  • 号:宋累
  • 生卒年:1249—1295

相关古诗词

邳州哭

邳州哭,井水竭,去年哭母瘴海热。

今年此日来邳州,母死未禫子为囚。

邳州土湿泪长在,化为苍苔色不改,雨洗游魂归瘴海。

形式: 古风

秋风海上曲

秋风吹水龙上天,龙女抱珠海底眠。

水花生云起如葑,神龙下宿藕丝孔。

巨鳌赑屃鼍鼓随,赤鱼鳞鬣陈旌旗。

海人见此失操纲,归对妻儿月下纺。

自言移家来碛中,十载秋风潮不上。

老夫一人语门前,见此已是开皇年。

形式: 古风

明河篇

牵牛夜入明河道,泪滴相思作秋草。

婺女城头玩月明,星君冢上无啼鸟。

天寒露净沾衣巾,明河倏化为白云。

云飞蜿蜿秋在水,石压槎头海烟起。

形式: 古风

射鸠行

少年操弩挟两矢,朝射青鸠暮射雉。

人言雊雉蛇所化,欲食踌躇箸不下。

街头得钱争买鸠,网林抉薮无时休。

老父劝儿食且止,燕安有毒况珍美。

尔不见鸠食半夏鸣尔屋,尔毋食鸠有药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