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菜糊涂(其二)

一饭艰难世岂知,当年豆屑杂麸皮。

孤儿有泪无从咽,不见耶娘吃粥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生活的艰辛与困苦,以个人经历为切入点,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一饭艰难世岂知",诗人感慨一顿饭的不易,暗示世态炎凉,人们往往难以理解他人的艰辛。"当年豆屑杂麸皮"进一步揭示了过去自己或他人可能度日如年的贫困状态,食物匮乏,只能以豆屑和麸皮充饥。

"孤儿有泪无从咽",孤儿的泪水无法抑制,流露出深深的哀伤和无助,这里的孤儿可能是诗人自况,也可能是他所见的社会弱势群体。"不见耶娘吃粥时",诗人回忆起自己的父母在艰难时刻吃粥的情景,这不仅是对家庭贫困的回忆,也是对亲情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控诉。

翁同龢通过这首诗,展现了清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公正的呼唤,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收录诗词(110)

翁同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菜糊涂(其三)

隔巷孙兄德有邻,炊藜饷我倍情亲。

夜长月落尖风紧,多少穷櫩忍饿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吴又乐名父以先世橙斋公种菜图册见示敬和册中原韵.六首选四(其一)

沧江一卧布衣尊,历历参旗近可扪。

手把犁锄长叹息,江南芳草已无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吴又乐名父以先世橙斋公种菜图册见示敬和册中原韵.六首选四(其二)

东南学派四明尊,古鼎龙文未敢扪。

谁补渔洋疏隽句,春潮艇子到篱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吴又乐名父以先世橙斋公种菜图册见示敬和册中原韵.六首选四(其三)

补衲庵荒曲径斜,年年丛桂发新芽。

楹书读遍三千卷,别有农书教艺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