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西湖边杭州太守设宴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首联“朱幡翠幌在兰舟,绿水澄潭写我忧”以鲜明的色彩对比,描绘出兰舟之上朱幡翠幌的华美景象,同时绿水澄潭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忧虑,既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也暗示了诗人的复杂心情。
颔联“云破楼台明晓日,筵开箫鼓竞中流”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热闹与壮观。云层散开,晨光初现,楼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而湖面上,宴席铺开,箫鼓齐鸣,一派欢腾景象。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传达了听觉上的愉悦,营造出一种热烈而欢快的氛围。
颈联“烟中檞径藏山寺,蘋际菱歌起钓洲”则转向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烟雾缭绕中的檞树小径通向隐匿于山间的寺庙,蘋草之间传来渔夫的歌声,从钓鱼洲上传来。这两句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生机,与前面的热闹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对比,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尾联“古木苏堤频怅望,看君为政继前修”表达了对杭州太守的赞赏之情。苏堤上古木参天,诗人频频眺望,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太守施政的肯定与期待,希望他能像前人一样,继续为百姓谋福利,治理有方。这一联既是对太守政绩的肯定,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西湖边宴饮的盛况,以及对自然美景和政治清明的赞美,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