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闲亭.观澜亭

万古渊源会,凭栏誙一观。

云涛谁可际,勺水自为难。

日月闲中永,乾坤物外宽。

幽人休怅望,平地亦波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观澜亭所见的壮丽景象与深邃哲思。首句“万古渊源会”,开篇即以宏大视角,将时间与空间的无限性融入其中,暗示了自然景观与历史长河的紧密联系。接着,“凭栏誙一观”则点明了诗人站在观澜亭上,凝视着眼前的云涛,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云涛谁可际,勺水自为难”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赞叹云涛的浩瀚无边,另一方面又以勺水比喻个人力量的微小,凸显出自然之大与人类之渺小之间的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个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意义的思考。

“日月闲中永,乾坤物外宽”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日月的永恒运转象征着时间的无穷无尽,而“乾坤物外宽”则暗示了天地间存在着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层面。这两句诗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引导读者超越现实,探索更深层次的宇宙真理和生命意义。

最后,“幽人休怅望,平地亦波澜”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收尾。诗人劝慰那些沉溺于忧愁的人们,即使在看似平静的环境中,也能发现生活的波澜与变化。这句话既是对前文哲思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应该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可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宇宙、人生以及自我价值的深刻洞察,体现了宋代文学中特有的哲学韵味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1)

林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竹闲亭.射圃

百步开新圃,弯弧注采正。

樽罍供乐事,金鼓叠欢声。

敏手徒为妙,中心自要平。

何人能举觯,观堵定纵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虎丘示子虙昔与次中游题榜尚存

一望家山上虎丘,凄然魄动念同游。

林峦不改如平日,蒲柳先衰又几秋。

敢学登临小东鲁,却因零落恨西州。

鸰原寂寞归鸿断,未拂前题已泪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张祜韵

山中多白云,云气归如吞。

目无尘埃污,耳足清净根。

僧归踏层径,鸟远迷孤村。

来过人迹少,无客扫松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和孟郊韵

山僧庞眉苍,翻径坐禅床。

层轩豁远目,静室便异香。

微风仙籁响,过雨晴岚光。

何须向庐阜,此即真道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